鹿葱
【拼音】:lù cōng
【注音】:ㄌㄨˋㄘㄨㄥ
【结构】:鹿(半包围结构)葱(上下结构)
【繁体】:鹿蔥
词语解释1.亦作'鹿葱'。2.石蒜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地下有鳞茎,夏日生花轴,轴顶生数花﹐花淡红紫色。因花色与萱稍相似,古人曾误认为萱。3.藜芦的别名。
基础解释亦作/'鹿葱/',亦作/'鹿葱/'。石蒜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地下有鳞茎,夏日生花轴,轴顶生数花﹐花淡红紫色。因花色与萱稍相似,古人曾误认为萱。藜芦的别名。
引证解释⒈见“鹿葱”。亦作“鹿葱”。⒉石蒜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地下有鳞茎,夏日生花轴,轴顶生数花,花淡红紫色。因花色与萱稍相似,古人曾误认为萱。引《艺文类聚》卷八一引晋嵇含《<宜男花赋>序》:“宜男多植幽皋曲隰,或寄华林玄圃,荆楚之士,号曰鹿葱。”宋杨万里《夏日绝句》:“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本草经》云:‘萱一名忘忧,一名鹿葱。’今验此花,中有鹿斑文,与萱小同而大异,其开花亦不并时,则知当以有鹿斑者为鹿葱,无斑文者为萱云。”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四:“《羣芳谱》云:‘鹿葱,色类萱,无香,鹿喜食之,故名。’”⒊藜芦的别名。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藜芦》:“黑色曰藜,其芦有黑皮裹之,故名。根际似葱,俗名葱管,藜芦是也。北人谓之憨葱,南人谓之鹿葱也。”
网络解释鹿葱(植物)鹿葱(学名:LycorissquamigeraMaxim.)草本,地生。鳞茎卵形。秋季出叶,叶带状,顶端钝圆。伞形花序,有花4-8朵,淡紫红色。花被裂片倒披针形,边缘基部微皱缩。雄蕊与花被裂片近等长。花柱略伸出花被外。
综合释义见“鹿葱”。亦作“鹿葱”。石蒜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地下有鳞茎,夏日生花轴,轴顶生数花,花淡红紫色。因花色与萱稍相似,古人曾误认为萱。《艺文类聚》卷八一引晋嵇含《<宜男花赋>序》:“宜男多植幽皋曲隰,或寄华林玄圃,荆楚之士,号曰鹿葱。”宋杨万里《夏日绝句》:“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本草经》云:‘萱一名忘忧,一名鹿葱。’今验此花,中有鹿斑文,与萱小同而大异,其开花亦不并时,则知当以有鹿斑者为鹿葱,无斑文者为萱云。”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四:“《羣芳谱》云:‘鹿葱,色类萱,无香,鹿喜食之,故名。’”藜芦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藜芦》:“黑色曰藜,其芦有黑皮裹之,故名。根际似葱,俗名葱管,藜芦是也。北人谓之憨葱,南人谓之鹿葱也。”
汉语大词典亦作“鹿葱”。(1).石蒜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地下有鳞茎,夏日生花轴,轴顶生数花,花淡红紫色。因花色与萱稍相似,古人曾误认为萱。《艺文类聚》卷八一引晋嵇含《〈宜男花赋〉序》:“宜男多植幽皋曲隰,或寄华林玄圃,荆楚之士,号曰鹿葱。”宋杨万里《夏日绝句》:“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本草经》云:‘萱一名忘忧,一名鹿葱。’今验此花,中有鹿斑文,与萱小同而大异,其开花亦不并时,则知当以有鹿斑者为鹿葱,无斑文者为萱云。”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四:“《群芳谱》云:‘鹿葱,色类萱,无香,鹿喜食之,故名。’”(2).藜芦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藜芦》:“黑色曰藜,其芦有黑皮裹之,故名。根际似葱,俗名葱管,藜芦是也。北人谓之憨葱,南人谓之鹿葱也。”
读音:lù
[lù]
(1)(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四肢细长;尾巴短;一般雄兽头上有角;嫩角上有茸毛;内含血液;是贵重的药材。
(2)(Lù)姓。
读音:cōng
[cōng]
(1)(名)多年草本植物;有辛辣味:大~。
(2)(形)青色:~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