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子
【拼音】:diàn zi
【注音】:ㄉ一ㄢˋㄗˇ
【词性】:名词。
【结构】:垫(上下结构)子(独体结构)
【简体】:垫子
【繁体】:墊子
词语解释垫子diànzi。(1)垫在器物上的东西,也用来支垫器物。(2)用竹篾或草等物制作的床垫、椅垫等(夏天用)。垫子[diànzi]⒈垫在器物上的东西,也用来支垫器物。英pad;cushion;⒉用竹篾或草等物制作的床垫、椅垫等(夏天用)英mat;
基础解释∶垫在器物上的东西,也用来支垫器物∶用竹篾或草等物制作的床垫、椅垫等夏天用
引证解释⒈垫在床、椅子、凳子上或别的地方的东西。引《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你把那大杠顺在外头;肩杠绳子垫子都堆在这院子里。你歇会子,咱们就作起来。”《老残游记》第二回:“现在正是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絶。”杨朔《“阅微草堂”的真面目》:“地主家有个丧葬喜事,佃户全得去提垫子,烧纸扶人。”⒉见“垫弦”。
综合释义垫在床、椅子、凳子上或别的地方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你把那大杠顺在外头;肩杠绳子垫子都堆在这院子里。你歇会子,咱们就作起来。”《老残游记》第二回:“现在正是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絶。”杨朔《“阅微草堂”的真面目》:“地主家有个丧葬喜事,佃户全得去提垫子,烧纸扶人。”见“垫弦”。垫子[diànzi]用来垫衬的东西。如:「椅垫子」、「沙发垫子」。垫子[diànzi]用来垫衬的东西。 【造句】椅垫子、沙发垫子。
国语辞典用来垫衬的东西,如:「椅垫子」、「沙发垫子」。垫子[diànzi]⒈用来垫衬的东西。例如:「椅垫子」、「沙发垫子」。
辞典简编版用来垫衬的东西。 【造句】椅垫子、沙发垫子
法语coussin、matelas
其他释义垫在床、椅子、凳子上或别的地方的东西:椅~ㄧ褥~ㄧ草~ㄧ弹簧~ㄧ垫上个~。
近义词 毯子
1.可能会有一个大垫子在下面接着,诸如此类的东西。
2.那个小小的山丘上,铺满了一层绿油油的小草,就像一块绿色的软绵绵的垫子,让人看到就忍不住想躺下去。
3.现在正是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
4.民警在现场看到,室内污浊不堪,地上铺着草垫子,凌乱的堆着几床污浊破烂的被褥,室内臭气熏天。
5.我急忙推开压皱之软垫子,看见一把浓密之刷子。
6.当然很多孩子在他们的房间里看黄书,而且会把它们藏在床垫子底下。
7.王建新说,那段时间气温都在零下,每次队员进驻露天的池子都要在作业现场铺上草垫子,防止打滑。
8.九中队的战士告诉记者,他们独创了“睡警姿”的训练方法,也就是身体平躺在垫子上,让脑袋悬空,尽力使颈椎和身体保持一致。
9.他瞥了一眼周围的木块和金属块,无可奈何地拾起垫子拿到屋里。
10.我们还在跪立位,将你的头顶放到垫子上,后脑勺抵住手掌。
读音:diàn
[diàn]
(1)(动)用东西衬或铺;使加高或加厚:~桌子。
(2)(动)暂时代人付钱:~钱。
(3)(动)填补空缺:正戏没开演;先~一出戏。
(4)(名)衬托的东西:~子。
读音:zǐ
[zi]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