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截
【拼音】:yī jié
【注音】:一ㄐ一ㄝˊ
【词性】:数量词。
【结构】:一(独体结构)截(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表数量。犹一段。事物的一部分。表数量。长条形之物的一部分。一种;一类。一截[yījié]⒈表数量。犹一段。事物的一部分。表数量。长条形之物的一部分。一种;一类。
引证解释⒈表数量。犹一段。事物的一部分。引《朱子语类》卷二七:“﹝君子﹞只是理会箇义,却不曾理会下面一截利;小人却见得下面一截利,却不理会事之所宜。”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遗了下一截,终不似圣人之全然。”⒉表数量。长条形之物的一部分。引毛泽东《念奴娇·昆仑》词:“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冉丹《沙姆》:“那长长的黑影就象一截柱子迅速地向前移去。”
网络解释一截一截(yījié),是一个汉语词汇,表数量,犹一段,事物的一部分。
综合释义表数量。犹一段。事物的一部分。《朱子语类》卷二七:“﹝君子﹞只是理会箇义,却不曾理会下面一截利;小人却见得下面一截利,却不理会事之所宜。”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遗了下一截,终不似圣人之全然。”表数量。长条形之物的一部分。毛泽东《念奴娇·昆仑》词:“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冉丹《沙姆》:“那长长的黑影就象一截柱子迅速地向前移去。”
网友释义一截(yījié),是一个汉语词汇,表数量,犹一段,事物的一部分。
汉语大词典(1).表数量。犹一段。事物的一部分。《朱子语类》卷二七:“﹝君子﹞只是理会个义,却不曾理会下面一截利;小人却见得下面一截利,却不理会事之所宜。”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遗了下一截,终不似圣人之全然。”(2).表数量。长条形之物的一部分。毛泽东《念奴娇·昆仑》词:“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冉丹《沙姆》:“那长长的黑影就象一截柱子迅速地向前移去。”
其他释义1.表数量。犹一段。事物的一部分。2.表数量。长条形之物的一部分。
1.现代,不仅仅是一截时间。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
2.那张严肃的长方形脸上戴着一副黑宽边眼镜,两只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边闪着亮光;两个嘴角总是紧紧闭着,平时很不爱说话。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他只有那么一身半新不旧的蓝衣服,袖子也总爱往上挽一截。
3.一截不起眼的花布,经她一裁剪,就变成一件极漂亮的时装,真不愧是镂月裁云的缝纫高手。
4.那些走远的时光,无人可以挽留,青春不过是一指流沙;那些记忆的遗忘,无人可以阻挡,苍老亦仅是一截年华。世间最大的抱憾,是我们近在咫尺,却不懂彼此的沉默;最大的错失,是明知前方无路,却固执得不想转弯。
5.太原城里,至今还残留一截城墙,正是北门左近,这个城门就叫拱极门,它拱卫的不是自己,而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都城。
6.不论你是站着还是跪着,命运都会不加改变地到来。以为跪着就矮了一截,命运的风暴就会刮不到,这只能是一种天真。
7.趵突泉水势渐涨但比去年矮一截。
8.这是真的!作母亲的,不会无缘无故让儿子认贼做父!不相信?你脱下靴子看看,娘为了日后与儿相认,在扔下你的那个晚上,忍痛咬下你一截小趾。
9.突然嘴里一阵蠕动,张口一大口血喷在了岳翔的脸上,还有一截生生给嚼断的舌头。
10.离坎两卦分布葫芦的阴阳两面,就连葫芦口上的那一截枯死的根茎都如出一辙。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jié
[jié]
(1)(动)切断;割断(长条形的东西):~头去尾|把木条~成两段。
(2)(~儿)(量)段:一~儿木头|话说了半~儿。
(3)(动)阻拦:~留|快把马~住;别让它跑了。
(4)(动)截止:~至昨天;已有三百多人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