鞫治
【拼音】:jū zhì
【注音】:ㄐㄨㄓˋ
【结构】:鞫(左右结构)治(左右结构)
【简体】:鞫治
【繁体】:鞫治
词语解释审理处治。鞫治[jūzhì]⒈审理处治。
引证解释⒈审理处治。引《新唐书·列女传·衡方厚妻程》:“程徒行至闕下,叩右银臺门,自刵陈寃,下御史鞫治有实。”《明史·宦官传一·张忠》:“张忠、吴经发孝陵卫充军,张雄、张鋭下都察院鞫治。”《清史稿·宣宗纪二》:“命彦德鞫治茂明安署札萨克贝勒丹丕勒等訐控盟长之狱。”
网络解释鞫治鞫治,读音jūzhì,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审理处治。
综合释义审理处治。《新唐书·列女传·衡方厚妻程》:“程徒行至闕下,叩右银臺门,自刵陈寃,下御史鞫治有实。”《明史·宦官传一·张忠》:“张忠、吴经发孝陵卫充军,张雄、张鋭下都察院鞫治。”《清史稿·宣宗纪二》:“命彦德鞫治茂明安署札萨克贝勒丹丕勒等訐控盟长之狱。”审问后治罪。也作「鞠治」。
国语辞典审问后治罪。也作「鞠治」。鞫治[júzhì]⒈审问后治罪。也作「鞠治」。
辞典修订版审问后治罪。也作「鞠治」。
其他释义1.审理处治。
读音:jū
[jū]
(动)审问:~讯。
读音:zhì
[zhì]
(1)(动)治理
(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
(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
(4)(动)医治:~病。
(5)(动)消灭(害虫):~虫|~蝗。
(6)(动)惩办:~罪。
(7)(动)研究:~学。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