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礼
【拼音】:gào lǐ
【注音】:ㄍㄠˋㄌ一ˇ
【结构】:告(上下结构)礼(左右结构)
【繁体】:告禮
词语解释1.指报帝王之丧。2.古代帝王﹑官吏出行时的祭告之礼。亦特指帝王的告庙礼。告礼[gàolǐ]⒈指报帝王之丧。⒉古代帝王、官吏出行时的祭告之礼。亦特指帝王的告庙礼。
基础解释指报帝王之丧。古代帝王﹑官吏出行时的祭告之礼。亦特指帝王的告庙礼。
引证解释⒈指报帝王之丧。引唐韩愈《送幽州李端公序》:“某前年被詔,告礼幽州。”马其昶校注:“﹝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德宗崩,以藩(李藩)为告哀使,故至幽州。”⒉古代帝王、官吏出行时的祭告之礼。亦特指帝王的告庙礼。引《仪礼·聘礼》“释币於行”唐贾公彦疏:“大夫虽三祀,有行无常祀。因行使,始出有告礼而已。”《宋史·礼志五》:“告礼:古者天子将出,类於上帝,命史告社稷及圻内山川。又天子有事,必告宗庙,歷代因之。”
网络解释告礼告礼(gàolǐㄍㄠˋㄌㄧˇ)意思是指报帝王之丧。
综合释义指报帝王之丧。唐韩愈《送幽州李端公序》:“某前年被詔,告礼幽州。”马其昶校注:“﹝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德宗崩,以藩(李藩)为告哀使,故至幽州。”古代帝王、官吏出行时的祭告之礼。亦特指帝王的告庙礼。《仪礼·聘礼》“释币於行”唐贾公彦疏:“大夫虽三祀,有行无常祀。因行使,始出有告礼而已。”《宋史·礼志五》:“告礼:古者天子将出,类於上帝,命史告社稷及圻内山川。又天子有事,必告宗庙,歷代因之。”
网友释义告礼(gàolǐㄍㄠˋㄌㄧˇ)意思是指报帝王之丧。
汉语大词典(1).指报帝王之丧。唐韩愈《送幽州李端公序》:“某前年被诏,告礼幽州。”马其昶校注:“﹝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德宗崩,以藩(李藩)为告哀使,故至幽州。”(2).古代帝王、官吏出行时的祭告之礼。亦特指帝王的告庙礼。《仪礼·聘礼》“释币于行”唐贾公彦疏:“大夫虽三祀,有行无常祀。因行使,始出有告礼而已。”《宋史·礼志五》:“告礼:古者天子将出,类于上帝,命史告社稷及圻内山川。又天子有事,必告宗庙,历代因之。”
1.祭告礼时,将各神位请安于祭坛上,祭后再请回此殿供奉。
读音:gào
[gào]
(1)(动)把事情向人陈述、解说:~诉|~知|广~|报~|通~|忠~。
(2)(动)向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状|到法院去~他。
(3)(动)为了某事而请求:~假|~贷。
(4)(动)表明:~辞|自~奋勇。
(5)(动)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的实现:~成|~罄|~一段落。
读音:lǐ
[lǐ]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