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狼之国
【拼音】:hǔ láng zhī guó
【注音】:ㄏㄨˇㄌㄤˊㄓㄍㄨㄛˊ
【词性】:成语。
【简体】:虎狼之国
【繁体】:虎狼之國
词语解释像虎和狼一样凶猛的国家。比喻侵略成性的国家⒈像饿虎贪狼一样的国家。形容侵略成性的国家。成语解释虎狼之国
基础解释比喻贪暴的国家。
网友释义形容侵略成性的国家,如虎狼般贪婪凶暴的国家。古文中主要以此来代指强秦,比如西汉司马迁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就有“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辞典修订版比喻贪暴的国家。《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今秦,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禺人所笑乎?」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贪暴的国家。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传:今秦,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禺人所笑乎?
其他释义像饿虎贪狼一样的国家。形容侵略成性的国家。
反义词 礼仪之邦
1.秦国乃虎狼之国,原本为化外之地,民风彪悍。
2.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周边有几个虎狼之国一直在虎视眈眈。
3.汴使一言,当是金石良言,凌国,虎狼之国,论兵,论地,论民皆强过我沈国,此番新皇登基,磨刀霍霍,我朝军民,不可不防。
4.父王,我大秦国兵多将广,又岂会怕这帮宵小之辈,只需父王一声号令,儿臣等愿领兵亲征,踏平这帮虎狼之国。
5.秦乃是虎狼之国,是天下之大患,此患在,我国无宁日,今连年大战,我国力疲软,如若继续联秦抗击三国,我楚国以亡国也不远了!
6.张仲坚异乡为客,却以中原人的身份执掌呼兰虎狼之国的大权,一生深谋远虑、苦心经营,渗透中原、虎视神州,更是圣龙之大患,绝对不可小窥!
7.北有林胡匈奴东有强齐南有悍魏西有虎狼之国秦。
8.雄狮国是虎狼之国,他们虎视多利旺国,妄图谋我国土久矣!他们来者不善!他们出兵六万来犯,我们应该予以迎头痛击。
9.秦国乃虎狼之国,原本为化外之地(指秦国因伐西戎而兴起,但秦国远离中原,文明落后,故为中原各诸侯国所不齿,以西戎谓之),民风彪悍。
10.秦国乃虎狼之国,原本为化外之地(指秦国因伐西戎而兴起,但秦国远离中原,文明落后,故为中原各诸侯国所不齿,以西戎谓之),民风彪悍。(www.chazidian.com/zj-195335/造句)
读音:hǔ
[hǔ]
读音:láng
[láng]
(名)哺乳动物;形状和狗相似;昼伏夜出;性情残忍而贪婪;伤害人畜;对畜牧业有害处。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guó
[guó]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