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海上之盟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

【拼音】:hǎi shàng zhī méng

【注音】:ㄏㄞˇㄕㄤˋㄓㄇㄥˊ

解释

词语解释宋金联合攻辽的盟约。宋朝于1118年和1120年两次遣使渡海赴金,约定:双方联合攻辽,灭辽后,宋收回后晋以后割弃给辽的燕、云诸府州,并将每年给辽的岁币给金国。海上之盟[hǎishàngzhīméng]⒈宋金联合攻辽的盟约。宋朝于1118年和1120年两次遣使渡海赴金,约定:双方联合攻辽,灭辽后,宋收回后晋以后割弃给辽的燕、云诸府州,并将每年给辽的岁币给金国。

基础解释海上之盟是指北宋末年宋廷派使节自山东登(今山东蓬莱)、莱(今山东掖县)泛海赴金,签订了共同灭辽复燕(今北京)的军事合作盟约。

网络解释海上之盟海上之盟是指北宋末年宋廷排使节自山东登(今山东蓬莱)、莱(今山东掖县)泛海赴金,签订了共同灭辽复燕(今北京)的军事合作盟约。由于双方地理上受辽阻隔无法在陆上接触,而需要海上经渤海往来而得名。

海上之盟造句更多 >>

1.北宋末年,以宋徽宗为首的统治集团为收复五代时期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与金签订了“海上之盟”。

2.就在宋廷按照宋金海上之盟为全部索还包括燕云十六州在内的五代以后陷没各州而奔波交涉的时候,金太宗以北宋接纳辽军降将张觉为借口,挥师伐宋。

3.‘比萧哲(金使)以国书来,许归梓宫、太母及河南地,天下皆知上国寻海上之盟,与民休息,使人奉命通好两国耳。

4.‘比萧哲(金使)以国书来,许归梓宫、太母及河南地,天下皆知上国寻海上之盟,与民休息,使人奉命通好两国耳。(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海上之盟造句)

5.就在宋廷按照宋金海上之盟为全部索还包括燕云十六州在内的五代以后陷没各州而奔波交涉的时候,金太宗以北宋接纳辽军降将张觉为借口,挥师伐宋。www.chazidian.com/zj-197734/查字典海上之盟造句

字义分解

读音:hǎi

[hǎi]

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火~。

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碗。~量。

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枣。

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啦!

6.漫无目标地:~骂。她丢了支笔,~找。

7.毫无节制地:~吃~喝。

8.姓。

读音:shàng,shǎng

[shàng]

[ shàng ]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shǎng ]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读音:zhī

[zhī]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méng

[méng]

(1)(名)旧时指宣誓缔约;现在指团体和团体、阶级和阶级或国和国的联合。

(2)(名)指结拜的(弟兄)。

(3)(名)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域;包括若干旗、县、市。

海上之盟相关成语

海上之盟相关词语

包含海上之盟的歇后语

上一个:海流图

下一个:海运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