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笺
【拼音】:bài jiān
【注音】:ㄅㄞˋㄐ一ㄢ
【结构】:拜(左右结构)笺(上下结构)
【繁体】:拜牋
词语解释犹言上书。拜笺[bàijiān]⒈犹言上书。
引证解释⒈犹言上书。引《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甲子,南平王恪帅文武拜牋推湘东王绎为相国,总百揆;绎不许。”
网络解释拜笺《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甲子,南平王恪帅文武拜牋推湘东王绎为相国,总百揆;绎不许。”
综合释义犹言上书。《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甲子,南平王恪帅文武拜牋推湘东王绎为相国,总百揆;绎不许。”
汉语大词典犹言上书。《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甲子,南平王恪帅文武拜笺推湘东王绎为相国,总百揆;绎不许。”
其他释义1.犹言上书。
读音:bài,bái
[bài]
[ bài ]1.过去表示敬意的礼节:对~。叩~。跪~。引恭敬地:~托。~访。~望。~请。[礼拜]宗教徒对神敬礼或祷告。转周、星期的别称。
2.行礼祝贺:~年。~寿。
3.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结成某种关系:~将。~师。
[ bái ][拜拜](外)再见。引结束某种关系。
读音:jiān
[jiān]
(1)(名)注解:~注。
(2)(名)写信或题词用的纸:信~|便~。
(3)(名)信札。
(4)注释:~注。
(5)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便~。信~。
(6)书信:~札。~牍。华~。
(7)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奏。奏~(多呈皇后、太子、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