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庙
【拼音】:huǐ miào
【注音】:ㄏㄨㄟˇㄇ一ㄠˋ
【结构】:毁(左右结构)庙(半包围结构)
【繁体】:毀廟
词语解释古代宗庙制度之一。撤除不再奉祀的前代宗庙。毁庙[huǐmiào]⒈古代宗庙制度之一。撤除不再奉祀的前代宗庙。
引证解释⒈古代宗庙制度之一。撤除不再奉祀的前代宗庙。引《公羊传·文公二年》:“毁庙之主,陈于大祖。”何休注:“毁庙,谓亲过高祖,毁其庙,藏其主于大祖庙中。”《后汉书·祭祀志下》:“毁庙之主,陈於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太祖。”
网络解释毁庙亲过高祖者移神主于太庙之称。
综合释义古代宗庙制度之一。撤除不再奉祀的前代宗庙。《公羊传·文公二年》:“毁庙之主,陈于大祖。”何休注:“毁庙,谓亲过高祖,毁其庙,藏其主于大祖庙中。”《后汉书·祭祀志下》:“毁庙之主,陈於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太祖。”
汉语大词典古代宗庙制度之一。撤除不再奉祀的前代宗庙。《公羊传·文公二年》:“毁庙之主,陈于大祖。”何休注:“毁庙,谓亲过高祖,毁其庙,藏其主于大祖庙中。”《后汉书·祭祀志下》:“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太祖。”
其他释义1.古代宗庙制度之一。撤除不再奉祀的前代宗庙。
1.洪钟顿于毁庙,乘风废而弗县;禁省鞠为茂草,金狄迁于灞川。
2.咸丰七年(1857年)五月十五日夜,庙祝失火,烧毁庙宇多处。【查字典www.chazidian.com毁庙造句】
3.咸丰七年(1857年)五月十五日夜,庙祝失火,烧毁庙宇多处。【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读音:huǐ
[huǐ]
(1)(动)破坏;糟蹋:~损|~坏|~弃|拆~。
(2)(动)烧掉:烧~|焚~|销~。
(3)(动)毁谤:诋~|~谤|~誉。
(4)(动)〈方〉把成件的旧东西改成别的东西(多指衣服):~裤子|~衣服。
读音:miào
[miào]
(1)(名)旧时供祖宗神位的处所:宗~|家~。
(2)(名)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处所:土地~|孔~。
(3)(名)庙会: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