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阶级
【拼音】:nóng mín jiē jí
词语解释有人将农民阶级规划为工人阶级一类的无产阶级,因为他们除了劳力并没有资本,土地不属于他们。
网友释义农民阶级,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阶级(不包括农业工人)。在封建社会中,没有或只有少量土地和工具,遭受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农民不断进行的反抗爆发为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农民阶级趋于分化解体,少数上升为农业资本家,大多数破产成了农业工人或转入工业无产阶级,但仍有少数个体农民。新中国成立前,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农民阶级分化为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农民阶级主要指贫农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新中国成立后,在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广大农民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
1.第四,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结成联盟,解决了落后国家革命的动力问题。
2.工人阶级的同盟军是农民阶级。
3.最后一个“主义”,将毛派的斗争形容成一场“中产阶级农民革命”,是很难被压制的。
4.尽管农民阶级奋起反抗,仍没改变他们失去土地所有权的事实,重新被划分成小块的土地仅供农民租用。
5.一些学者还注意到,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6.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内部发生变化以外,新的社会阶层也正在产生,每一个阶层都正在形成自己的特殊利益。
7.他们虽然同农民有阶级矛盾,但他们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亦有矛盾。
8.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9.宣传领导农民阶级参加运动,形成广泛的反英统一战线,从而赢得罢工的最终胜利。
10.我国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同工人阶级紧密团结,是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读音:nóng
[nóng]
(1)(名)农业:~村|~场|~具|~林|~忙|~田|~闲|~械|~学|~药|~产品。
(2)(名)农民:~会|~协|~夫|~妇。
(3)(名)(Nónɡ)姓。
读音:mín
[mín]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读音:jiē
[jiē]
(1)(名)台阶:~梯。
(2)(名)等级:官~。
读音:jí
[jí]
(1)(名)等级:高 ~|上~|县~|三~工。
(2)(名)年级:留~|同~不同班。
(3)(名)台阶儿:石~。
(4)(量)用于台阶、楼梯等:十多~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