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大不易
【拼音】:jū dà bù yì
【注音】:ㄐㄨㄉㄚˋㄅㄨˋ一ˋ
【词性】:成语。
【简体】:居大不易
【繁体】:居大不易
词语解释谓居住生活,颇不容易。
基础解释见“长安居大不易”,长安:汉代和唐代的都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泛指都市。本是顾况拿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在大城市里维持生活不容易。也作“居大不易”。
引证解释⒈谓居住生活,颇不容易。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知己》:“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謁顾况。引况謔之曰:‘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我虽不惮荒凉,但若购买食物,须奔波数里,则亦居大不易耳。”
综合释义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我虽不惮荒凉,但若购买食物,须奔波数里,则亦~耳。◎《鲁讯书信集·致许寿裳》
网友释义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况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嗟赏曰:“得道个语,居亦易矣。”因为之延誉,名声大振。
汉语大词典谓居住生活,颇不容易。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知己》:“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曰:‘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我虽不惮荒凉,但若购买食物,须奔波数里,则亦居大不易耳。”
国语辞典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参见「长安居大不易」条。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见长安居大不易条。
出处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其他释义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1.长安米珠薪桂,居大不易。
2.长安居大不易,这里好手如云,要想取胜决非易事。
3.如今“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一来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困难,二来干什么工作不都得有点背景?
4.所谓京城居,大不易,消息太闭塞恐怕有一天大祸临门都不知道为什么。
5.联系最近的涨价大军,网友慨叹西安的生活成本俨然已经上涨,当真是长安居大不易。
6.离开长安?得了吧,长安居大不易,搬出去那就更不容易生活了。
7.长安居大不易,若是你跟随我,你我定然填不饱肚子。
8.文伯,别人居大不易,我相信以你的才华,居亦何难?
9.因香港屋荒严重,谋一住所,难若登天,加以生活奇昂,致由穗疏散来港者,感于长安居大不易,今既睹穗市情形好转,遂又纷赋归去矣。
10.可是帝都居大不易,每个月无论方浩怎么节省,3000多元的工资用起来总是捉襟见肘。
读音:jū
[jū]
(1)(动)住:~民|分~。
(2)(名)住的地方;住所:迁~|鲁迅故~。
(3)(动)在(某种位置):~左|~首。
(4)(动)当;任:~功|以专家自~。
(5)(动)积蓄;存:~积|奇货可~。
(6)(动)停留;固定:变动不~|岁月不~。
(7)(名)用作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沙锅~。
(8)(Jū)姓。
读音:dà,dài
[dà]
[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yì
[yì]
(1)(形)轻易;容易:~于|简~。
(2)(形)平和:平~近人。
(3)(形)〈书〉轻视。
(4)(动)改变;变换:变~|移风~俗。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