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珰左貂
【拼音】:yín dāng zuǒ diāo
网友释义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统称为“士”,“士”是象形字,象形男人的生殖器。“寸”是指事字,一只手的手腕处掩着一柄小刀。“士”和“寸”组合在一起就是阉割的意思,拿刀割去男人的生殖器。因此,周朝时把阉割过的男人称为“寺人”,“寺”就是“士”和“寸”的组合字。
读音:yín
[yín]
(1)(名)一种白色金属。通称银子或白银。
(2)(名)跟货币有关的:~钱|~行|~根|~票。
(3)(名)像银子的颜色:~白|~耳|~狐。
读音:dāng
[dāng]
(1)(名)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
(2)(名)宦官。
读音:zuǒ
[zuǒ]
(1)(名)左面;面向南时靠东的一边。
(2)(名)东:山~(太行山以东的地方;过去也专指山东省)。
(3)(形)偏;斜;不正常:~脾气|~道旁门。
(4)(动)错;不对头:想~了|说~了。
(5)(形)相反:意见相~。
(6)(形)进步的;革命的:~联|~派|~翼作家。
(7)〈书〉同“佐”。
(8)姓。
读音:diāo
[diāo]
(名)哺乳动物的一属;听觉敏锐;种类很多;毛皮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