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止
【拼音】:yǎng zhǐ
【注音】:一ㄤˇㄓˇ
【结构】:仰(左右结构)止(独体结构)
【简体】:仰止
【繁体】:仰止
词语解释仰慕;向往。止,语助词。语出《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仰止[yǎngzhǐ]⒈仰慕;向往。止,语助词。语出《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基础解释仰慕;向往。止,语助词。比喻景仰爱慕。
引证解释⒈仰慕;向往。止,语助词。引语出《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宋姜夔《饶歌吹曲·沅之上》:“真人方兴,百神仰止。”清魏源《贵溪象山龙虎山诸诗》之一:“山形果象蹲,遗躅空仰止。”孙中山《革命原起》:“二人死节之烈,浩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每一念及,仰止无穷。”
网络解释仰止仰止,汉语词汇。
释义仰慕;向往。
综合释义仰慕;向往。止,语助词。语出《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宋姜夔《饶歌吹曲·沅之上》:“真人方兴,百神仰止。”清魏源《贵溪象山龙虎山诸诗》之一:“山形果象蹲,遗躅空仰止。”孙中山《革命原起》:“二人死节之烈,浩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每一念及,仰止无穷。”
网友释义仰止,汉语词汇。拼音:yangzhi释义:仰慕;向往。
汉语大词典仰慕;向往。止,语助词。语出《诗·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宋姜夔《饶歌吹曲·沅之上》:“真人方兴,百神仰止。”清魏源《贵溪象山龙虎山诸诗》之一:“山形果象蹲,遗躅空仰止。”孙中山《革命原起》:“二人死节之烈,浩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每一念及,仰止无穷。”
国语辞典语出《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景仰爱慕。仰止[yǎngzhǐ]⒈语出比喻景仰爱慕。引《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文选·潘岳·西征赋》:「心翘懃以仰止,不加敬而自祗。」唐·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诗:「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辞典修订版语出《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景仰爱慕。《文选.潘岳.西征赋》:「心翘懃以仰止,不加敬而自祗。」唐.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诗:「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辞典简编版比喻景仰爱慕。 【造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舝(ㄒㄧㄚˊ)》)
其他解释1.止为语末助词,诗篇中屡见。仰止,言倾仰之极也。《诗经·小雅·车牵》:「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集韵》:「仰,瞻望也。」;晋、潘岳〈西征赋〉:「心翘憅以仰止。」;南齐、王俭〈褚渊碑文〉:「方高山而仰止,刊之石以表德。」
其他释义仰:仰望。止:助词,无义。表示对人敬慕:高山仰止。
1.在我的印象里,这位在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伟人,高风峻节,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令人高山仰止。
2.君子之德,高山仰止;君子之怀,百川归海;君子之志,百折不回;君子之信,一诺千金;君子之爱,雪中送炭;君子之节,宁折不弯;君子之义,报国感恩!
3.从孔子时代到今天两千五百年间,向来没有出现过大同世界。但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这个理想崇高而远大,华夏子孙,代代相传,高山仰止,景行行之。
4.迪妮莎的思想传销成功,多了四个粉丝,米里雅、迪维、海伦、艾莉娜四人都露出了高山仰止、前辈好棒的神情。
5.前辈们已经是高山仰止了,压在我们面前,无法逾越,我只有绕道而行。
6.她和中国近现代精神文化史中的前贤往哲陈寅恪心契相通,对其身处苍凉寂寥天地间的坚定精神支撑和自我道德期许十分崇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7.仰止堂原为草堂寺塔院,是一处书院式建筑,空间高敞,古朴典雅,室内还配有文徵明的草书以及唐伯虎的行云流水图。
8.少年顶礼,群贤毕恭;白山仰止,松水景从,齐颂夫子,玉振金声;鲜花乐舞,以表至诚;敬告先师,伏惟尚飨!于天罡。
9.正因如此,那个未见面的表舅,才让康剑飞有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
10.草堂仰止,竹琴佳韵,听琵琶流水淙淙。
读音:yǎng
[yǎng]
1. 脸向上,与“俯”相对:仰首。仰望。
2. 敬慕:久仰。敬仰。
3. 依赖:仰承。仰赖。仰仗。仰人鼻息。
4. 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仰即尊照。
5. 服下,指服毒:仰药(服毒药自杀)。仰毒。
6. 姓。
读音:zhǐ
[zhǐ]
(1)(动)停止:~步|~境。
(2)(动)拦阻;使停止:~痛|~吐|~泻|~血。
(3)(动)(到、至……)截止:至今为~。
(4)(副)仅;只:~此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