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之木
【拼音】:sān chǐ zhī mù
【注音】:ㄙㄢㄔˇㄓㄇㄨˋ
词语解释指琴。三尺之木[sānchǐzhīmù]⒈指琴。
引证解释⒈指琴。引汉王充《论衡·感虚》:“三尺之木,数絃之声,感动天地,何其神也?”黄晖校释:“《广雅·释乐》:‘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絃,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
网络解释三尺之木三尺之木是汉语词汇,读音是sānchǐzhīmù,出自《论衡·感虚》。
综合释义指琴。汉王充《论衡·感虚》:“三尺之木,数絃之声,感动天地,何其神也?”黄晖校释:“《广雅·释乐》:‘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絃,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
汉语大词典指琴。汉王充《论衡·感虚》:“三尺之木,数弦之声,感动天地,何其神也?”黄晖校释:“《广雅·释乐》:‘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
其他释义1.指琴。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chǐ,chě
[chǐ]
[ chǐ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2.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4.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 chě ]1.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mù
[mù]
(1)(名)树木:伐~|果~。
(2)(名)(木头)木材和木料的总称:枣~|榆~|檀香~。
(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
(4)(名)棺材:棺~|行将就~。
(5)(Mù)姓。
(6)(形)质朴:~讷。
(7)(形)麻木: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