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尉
【拼音】:fù xiào wèi
【繁体】:副校尉
【拼音】:fù xiào wèi
词语解释官名。汉置。校尉之辅佐者。《汉书·百官公卿表》:「西域都护加官,宣帝地节二年初置,以骑都尉、谏大夫使护西域三十六国,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
网友释义副校尉为都护副贰(副贰即副职),如果说都护为政府派驻国外的使臣,那么副校尉就是副使。副校尉由政府直接任命,如汉书陈汤传说:“(汤)数求使外国,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都护)甘延寿俱出。”副校尉既由政府直接任命,故不为都护的直属人员;且其秩比二千石,与都护相等,因此,副校尉的职权仅次于都护。例如陈汤矫制擅发西域诸国兵及戊己校尉、屯田吏士伐郅支单于,而都护甘延寿却不敢禁止,可知副校尉的权限是相当大的。
读音:fù
[fù]
[ fù ]1.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职。~手。~官。~使。
2.附带的,次要的:~业。~品。~食。~刊。~歌。~产品。~作用。
3.相配,相称(chèn):名实相~。其实难~。
4.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手套”,“全~武装”;b.指态度,如“一~笑脸”)。
[ pì ]剖开,裂开:“不坼不~”。
读音:xiào,jiào
[xiào]
[ xiào ]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 jiào ]1. 比较:校场。
2. 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
读音:wèi,yù
[wèi]
[ wèi ]1.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县尉。都尉。卫尉。太尉。
2.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下:尉官。少尉。上尉。
3. 〔尉氏〕地名,在中国河南省。
4. 姓。
[ yù ]1. 〔尉迟〕复姓。
2. 〔尉犁〕地名,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