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文生义
【拼音】:wàng wén shēng yì
【注音】:ㄨㄤˋㄨㄣˊㄕㄥ一ˋ
【词性】:成语。
【简体】:望文生义
【繁体】:望文生義
词语解释望文生义wàngwén-shēngyì。(1)指没弄懂字句真正含义,只从字面上做想当然的解说。望文生义[wàngwénshēngyì]⒈指没弄懂字句真正含义,只从字面上做想当然的解说。英takethewordstooliterally;interpretwithoutrealunderstanding;
基础解释文:文字,词句。义:意义。指阅读时不了解确切的含义,只根据字面意思而作牵强附会的解释。也作“望文生训”。
引证解释⒈不推求词句的确切涵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作出错误的解释。引清叶廷琯《吹网录·胡注望文生义之误》:“昔顾涧翁谓梅磵虽熟乙部,间有望文生义,乃违本事。”清张之洞《輶轩语·语学》:“空谈臆説,望文生义。”胡适《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四:“‘望文生义’的例,如《老子》‘行于大道,唯施是畏’,王弼与河上公都把‘施’当作‘施为’解。王念孙证明‘施’字当读为‘迆’,作‘邪’字解。”亦作“望文生训”。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临部》:“《左襄二十六传》‘王夷师熸’杜注:‘吴楚之间谓火灭为熸。’按即‘潜’字之变,杜望文生训耳。”
网友释义望文生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释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
汉语大词典不推求词句的确切涵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作出错误的解释。清叶廷琯《吹网录·胡注望文生义之误》:“昔顾涧翁谓梅涧虽熟乙部,间有望文生义,乃违本事。”清张之洞《輶轩语·语学》:“空谈臆说,望文生义。”胡适《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四:“‘望文生义’的例,如《老子》‘行于大道,唯施是畏’,王弼与河上公都把‘施’当作‘施为’解。王念孙证明‘施’字当读为‘迤’,作‘邪’字解。”亦作“望文生训”。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临部》:“《左襄二十六传》‘王夷师熸’杜注:‘吴楚之间谓火灭为熸。’按即‘潜’字之变,杜望文生训耳。”
国语辞典穿凿附会字面上的意思,而不求了解词句正确的内容。《孽海花.第四回》:「不论一名一物,都要有切实证据,才许你下论断,不能望文生义。」也作「缘文生义」。望文生义[wàngwénshēngyì]⒈穿凿附会字面上的意思,而不求了解词句正确的内容。也作「缘文生义」。引《孽海花·第四回》:「不论一名一物,都要有切实证据,才许你下论断,不能望文生义。」成语解释望文生义
辞典简编版直接从字面上解释,而不求了解词句正确的内容。 【造句】读书不求甚解,单凭望文生义就下论断是十分不应该的事。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穿凿附会字面上的意思,而不求了解词句正确的内容。孽海花˙第四回:不论一名一物,都要有切实证据,才许你下论断,不能望文生义。亦作缘文生义。
出处清·张之洞《X轩转语》:“不然;空谈臆说;望文生义;即或有理;亦所谓郢书燕说耳。”
英语take the words too literallyinterpret without real understanding
法语interpréter de manière trop littérale
其他释义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1.有的人读书,只从表面看,不弄清背景,因此不免望文生义,深入不下去。
2.有的人读书,只从表面看,不弄清背景,因此望文生义,无法深入。
3.逼迫症援助,望文生义是指对逼迫症的患者的帮助。
4.在做词义解释时,要充分占有语言材料,要顾及全文,要分析上下文,不能从某个孤立的字句作望文生义的主观解释。
5.他常爱望文生义地理解经典文章。
6.玛瑙乃石中至坚者,如此坚硬的石上,竟天生几字于其上,就是普通人见了,都得望文生义,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猜测、甚至是臆断其真正意义所指。
7.读书须老老实实,不可望文生义,穿凿附会。
8.非西南籍人士可能很难以望文生义的方式去理解豆花究竟为何物。简单地说,豆花就是被磨成浆了的黄豆在迈向豆腐的华理变身过程中一个发育不完全的阶段,介于豆腐脑和豆腐之间,如果说豆腐脑是低幼妹、豆腐是熟女的话,豆花就是已凝结成俏美身形但肌肤依然吹弹可破的美少女。胡续冬
9.学习古文,切不可望文生义,而要逐字逐句推敲每个字的确切含义,才能把古文学好。
10.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将排列在一定的方向上,但不是如望文生义那样,像糖葫芦串成一条线,而是分散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
读音:wàng
[wàng]
(1)(动)探望:拜~|看~。
(2)(动)盼望、希望:期~|企~。
(3)(名)名望:声~|威~。
(4)(形)〈书〉怨恨。
(5)(名)(~子)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酒~。
(6)(介)对着;朝着:~我点点头|~他笑笑。注意“望前看”、“望东走”等处的“望”多写作“往”。
(7)姓。
(8)(名)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读音:shēng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滋生。生长。
2. 造出:生产。
3. 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生。丧生。卫生。
5. 生活,维持生活的:生计。生意。
6. 整个生活阶段:一生。平生。今生。
7. 发出,起动: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8. 使燃料燃烧起来:生火。
9. 植物果实不成熟:生瓜。
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生饭。生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12. 不熟练的:生手。
13. 未经炼制的:生铁。
14. 硬:态度生硬:生吞活剥。
15. 甚,深:生怕。生疼。
16. 正在学习的人:学生。门生。
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生。医生。
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生。老生。武生。
19. 词尾:好生休养。
20. 姓。
读音:yì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