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躯
【拼音】:qī chǐ qū
【注音】:ㄑ一ㄔˇㄑㄨ
【结构】:七(独体结构)尺(独体结构)躯(左右结构)
【简体】:七尺躯
【繁体】:七尺軀
词语解释一般成人的身躯。借指男子汉,大丈夫。七尺躯[qīchǐqū]⒈一般成人的身躯。借指男子汉,大丈夫。
引证解释⒈一般成人的身躯。借指男子汉,大丈夫。引《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晋陆机《挽歌诗》之二:“昔为七尺躯,今成灰与尘。”《岐路灯》第一〇二回:“日落铺毡坐卧,双眸三寸烛,斗室七尺躯,养精蓄鋭,单等次日文战。”
网络解释七尺躯七尺躯是汉语词汇,拼音qīchǐqū,出自一般成人的身躯。
综合释义一般成人的身躯。借指男子汉,大丈夫。《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晋陆机《挽歌诗》之二:“昔为七尺躯,今成灰与尘。”《岐路灯》第一○二回:“日落铺毡坐卧,双眸三寸烛,斗室七尺躯,养精蓄鋭,单等次日文战。”七尺躯[qīchǐqū]成年男子的身躯。晋.陆机〈挽歌〉诗三首之二:「昔为七尺躯,今成灰与尘。」《歧路灯.第一零二回》:「日落铺毡坐卧,双眸三寸烛,斗室七尺躯,养精蓄锐,单等次日文战。」
网友释义七尺躯是汉语词汇,拼音qīchǐqū,出自一般成人的身躯。
汉语大词典一般成人的身躯。借指男子汉,大丈夫。《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晋陆机《挽歌诗》之二:“昔为七尺躯,今成灰与尘。”《岐路灯》第一○二回:“日落铺毡坐卧,双眸三寸烛,斗室七尺躯,养精蓄锐,单等次日文战。”
国语辞典成年男子的身躯。七尺躯[qīchǐqū]⒈成年男子的身躯。引晋·陆机〈挽歌〉诗三首之二:「昔为七尺躯,今成灰与尘。」《歧路灯·第一〇二回》:「日落铺毡坐卧,双眸三寸烛,斗室七尺躯,养精蓄锐,单等次日文战。」
辞典修订版成年男子的身躯。晋.陆机〈挽歌〉诗三首之二:「昔为七尺躯,今成灰与尘。」《歧路灯.第一零二回》:「日落铺毡坐卧,双眸三寸烛,斗室七尺躯,养精蓄锐,单等次日文战。」
其他释义1.一般成人的身躯。借指男子汉,大丈夫。
1.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2.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3.英雄非本类,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4.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5.昊天罔极宜深报,不负生前七尺躯。
6.昊天罔极宜深报,不负生前七尺躯。(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62715/造句)网
7.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烈士之爱国也如家。(https://www.chazidian.com/zj-62715/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qī
[qī]
(1)(数)数目。
(2)(数)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
读音:chǐ,chě
[chǐ]
[ chǐ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2.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4.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 chě ]1.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
读音:qū
[qū]
(名)身体:~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