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地
【拼音】:qí dì
【注音】:ㄑ一ˊㄉ一ˋ
【结构】:旗(左右结构)地(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清朝圈给旗人的田地。旗地[qídì]⒈清朝圈给旗人的田地。
基础解释清朝圈给旗人的田地。
引证解释⒈清朝圈给旗人的田地。引清孙嘉淦《八旗公产疏》:“田甫就熟,而地棍生心,遂添租控种矣。稍有争执,即以民霸旗地告官矣。”清昭槤《啸亭杂录·孙文定公》:“近畿土地皆为八旗勋旧所圈,民无恆产,皆仰赖租种旗地以为生。”《清史稿·食货志一》:“雍正初,清理旗地……令宗人府、内务府八旗具各种地亩坐落四至,编製清册。”
网络解释旗地旗地是清朝统治者赏赐给满、蒙、汉军八旗官兵的土地。它包括盛京旗地、畿辅旗地、驻防旗地三部分。清王朝入关前,把所占据的沈阳附近的一大片土地赐给旗人,这是盛京旗地的来源。入关后,从顺治元年(1644年)到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在北京附近500里以内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圈占土地,共圈地20万顷,这是畿辅旗地的来源。与此同时,分驻全国各地的驻防旗人,也有不少人在驻防地附近圈占了一部分土地,这是驻防旗地的来源。旗地本质上属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范畴。不过,旗地不许典卖转让,只能世代承袭,旗人不向国家交纳田赋。实际上,旗地很早就已开始暗中买卖。辛亥革命后,旗地与民地的界限消失。
综合释义清朝圈给旗人的田地。清孙嘉淦《八旗公产疏》:“田甫就熟,而地棍生心,遂添租控种矣。稍有争执,即以民霸旗地告官矣。”清昭槤《啸亭杂录·孙文定公》:“近畿土地皆为八旗勋旧所圈,民无恆产,皆仰赖租种旗地以为生。”《清史稿·食货志一》:“雍正初,清理旗地……令宗人府、内务府八旗具各种地亩坐落四至,编製清册。”
汉语大词典清朝圈给旗人的田地。清孙嘉淦《八旗公产疏》:“田甫就熟,而地棍生心,遂添租控种矣。稍有争执,即以民霸旗地告官矣。”清昭梿《啸亭杂录·孙文定公》:“近畿土地皆为八旗勋旧所圈,民无恒产,皆仰赖租种旗地以为生。”《清史稿·食货志一》:“雍正初,清理旗地……令宗人府、内务府八旗具各种地亩坐落四至,编制清册。”
1.但声明这是破例,在此地之外,如果西洋人再私行典卖旗地,就要按例治罪。
2.呼伦贝尔台记者孙鹏)日前,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决定自治旗地方政府所辖的嘎仙沟林场实施全面禁伐。
3.在这场围绕旗地的清理和处分的利益争夺中,政府处于利益链条的最顶端,佃户处于利益链条的最底端,庄头和旗地经管机构人员则是他们之间发生关系的连结点。
4.顺治年时,“龙兴之地”的盛京地区农业歉收,清廷为恢复生产,采取了重新分配旗地,鼓励满族返回盛京,招汉人出关开垦等措施。
5.庄浪满城是清代西北地区一个相当重要的驻防八旗地。
6.本文选取边远地区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等形式获取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地区农民工消费观的现状。
7.清代曹碾皇庄旗地的故事,庄头。
8.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气候干燥、降雨稀少。
9.因此,乌审旗地区绵羊群蠕虫感染率较高,强度较大,并且普遍以混合感染为主要特征。
10.正镶白旗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读音:qí
[qí]
(1)(名)旗子:国~|红~|挂~。
(2)(名)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后泛指属于满族的:~人|~袍。
(3)(名)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读音:dì,de
[dì]
[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