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下子
【拼音】:yǒu liǎng xià zi
【简体】:有两下子
【繁体】:有兩下子
词语解释⒈ 〈方〉:比喻有点本领。英:haverealskill;bereallysth.;有两下子[yǒuliǎngxiàzi]⒈〈方〉:比喻有点本领。英haverealskill;bereallysth.;
基础解释[haverealskill;bereallysth]〈方〉∶比喻有点本领
引证解释⒈ 谓有某种技能或本事。引:矢中《开荒速写》:“大家都说不赖,二黑有两下子。”⒈谓有某种技能或本事。引矢中《开荒速写》:“大家都说不赖,二黑有两下子。”
综合释义谓有某种技能或本事。矢中《开荒速写》:“大家都说不赖,二黑有两下子。”有两下子[yǒuliǎngxiàzi]有两下子[yǒuliǎngxiàzi]有真实本领或技能。如:「他做事真有两下子,这么棘手的问题一下子就搞定了。」
汉语大词典谓有某种技能或本事。矢中《开荒速写》:“大家都说不赖,二黑有两下子。”
国语辞典⒈ 有真实本领或技能。例:如:「他做事真有两下子,这么棘手的问题一下子就搞定了。」有两下子[yǒuliǎngxiàzi]⒈有真实本领或技能。例如:「他做事真有两下子,这么棘手的问题一下子就搞定了。」成语解释有两下子
辞典修订版有真实本领或技能,如:「他做事真有两下子,这么棘手的问题一下子就搞定了。」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有真实本领或技能,如:他做事真有两下子,这么棘手的问题一下子就搞定了。
其他释义比喻有点本领。
1.老七确实有两下子,近身肉搏就不说了,他对斗法时的时机把握,也是可圈可点,有那么几下我自付也就能和他做的一样。
2.好呀,果然有两下子,到底是从席达城出来的人,这么快就找到财东啦。
3.看不出,你还真有两下子,船长教了你一下,你就自己把船开了回来,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4.在设计所的门外砌围墙,等于在关老爷面前耍打倒,没有两下子是不行的。
5.你的孩子真有两下子,居然在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6.司空玄淡淡的道:“这女娃娃还真的有两下子,可是要到神农帮来撒野,却还不够。”斜目向身旁一个高身材的老者使个眼色,右手一挥。
7.陈焉一人拼命,万夫莫敌,孙坚军没想到这怪模怪样的小子竟然有两下子,纷纷呼喝着请求援军。
8.都说鬼子拼刺刀有两下子,老子就不信这个邪,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鬼子他是人养的,肉长的,大刀进去也要穿个窟窿。就算是见了阎王爷,老子也能撸它几根胡子下来!
9.在这方面你还真有两下子!你学的可真够快的!我真为你感到骄傲!
10.你模仿的还真有两下子。
读音:yǒu,yòu
[yǒu]
[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 yòu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读音:liǎng
[liǎng]
(1)数目;一个加一个是两个。“两”一般用于量词和“半、千、万、亿”前。注意“两”和“二”的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 “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都可以用;但如 “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
(2)双方。
(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天再说|他真有~下子|我跟你说~句话 。
(4)量词;重量单位。十钱等于一两;旧制十六两等于一斤;现用十两等于一市斤。
读音:xià
[xià]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读音:zǐ
[zi]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