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嘉仓
【拼音】:hán jiā cāng
【注音】:ㄏㄢˊㄐ一ㄚㄘㄤ
【结构】:含(上下结构)嘉(上下结构)仓(上下结构)
【繁体】:含嘉倉
词语解释隋·唐时粮仓名。含嘉仓[hánjiācāng]⒈隋·唐时粮仓名。
引证解释⒈隋唐时粮仓名。嘉,一本作“加”。引《通典·食货十》:“自河阴候水涨涸,漕送含嘉仓。”《通典·食货七》:“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宋曾巩《汴水》:“江南租船,自淮西北泝鸿沟,转相输纳於河阴、含嘉、太原等仓,凡三年,运米七百万石者,唐开元之际也。”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历代漕运考》:“《六典》:东都曰含嘉仓。自含嘉仓转动,以实京之太仓。”
网络解释含嘉仓含嘉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国家粮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始建于605年(隋大业元年),从唐朝开始大规模存粮、开始成为国家的大型粮仓,历经唐、北宋500余年,后来废弃。现代考古证实仓城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共有圆形仓窖400余个。大窖可储粮1万石以上,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古代粮仓。
综合释义隋唐时粮仓名。《通典·食货十》:“自河阴候水涨涸,漕送含嘉仓。”《通典·食货七》:“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宋曾巩《汴水》:“江南租船,自淮西北泝鸿沟,转相输纳於河阴、含嘉、太原等仓,凡三年,运米七百万石者,唐开元之际也。”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历代漕运考》:“《六典》:东都曰含嘉仓。自含嘉仓转动,以实京之太仓。”嘉,一本作“加”。含嘉仓[hánjiācāng]
其他释义1.隋唐时粮仓名。
1.洛河北边的隋唐洛阳城有天津桥,旁边有隋唐时期的含嘉仓遗址。
2.炀帝营建的洛阳城,南对伊阙,北倚邙山,东逾瀍河、洛水纵贯其间,分外郭城、宫城、皇堀、东城、含嘉仓城、园壁城和耀仪堀,规模宏大,布局有序。
3.旧制,东都含嘉仓积江淮之米,载以大舆而西,至于陕三百里,率两斛计佣钱千。(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49595/含嘉仓造句)
读音:hán
[hán]
1. 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含一口水。含漱剂。含英咀(
)华(喻反复琢磨体味文章的妙处)。含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的乐趣)。2. 藏在里面,包容在里面:包含。含义。含量。含苞。含蕴。含混。含垢纳污(指包容坏人坏事)。
3. 怀有某种感情或意思,不完全表露出来:含怒。含羞。含情。
读音:jiā
[jiā]
(1)(形)美好:~宾|~礼(婚礼)。
(2)(动)夸奖;赞许:~奖|~纳(赞许采纳)|其志可~。
(3)(Jiā)姓。
读音:cāng
[cāng]
(1)(名)仓房;仓库:粮食满~。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