诅楚
【拼音】:zǔ chǔ
【注音】:ㄗㄨˇㄔㄨˇ
【结构】:诅(左右结构)楚(上下结构)
【繁体】:詛楚
词语解释1.见'诅楚文'。
基础解释见/'诅楚文/',秦国石刻。内容为秦王祈求天神制克楚兵﹐复其边城﹐故后世称/'诅楚文/'。据考证﹐约为秦惠文王和楚怀王时事。已发现三石﹕一为/'巫咸/'﹐一为/'大沈厥湫/'﹐一为/'亚驼/'﹐宋时先后在不同的地方出土。
引证解释⒈见“诅楚文”。
汉语大词典见“诅楚文”。《汉语大词典》:诅楚文(诅楚文) 拼音:zǔchǔwén秦国石刻。内容为秦王祈求天神制克楚兵,复其边城,故后世称“诅楚文”。据考证,约为秦惠文王和楚怀王时事。已发现三石:一为“巫咸”,一为“大沉厥湫”,一为“亚驼”,宋时先后在不同的地方出土。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秦祀巫咸神文》:“右《秦祀巫咸神文》,今流俗谓之‘诅楚文’。其言首述秦穆公与楚成王事,遂及楚王熊相之罪。”亦省称“诅楚”。明何景明《观石鼓歌》:“《之罘》《诅楚》几埋没,此石照耀垂千春。”参阅郭沫若《诅楚文考释》。
读音:zǔ
[zǔ]
(1)(动)诅咒。
(2)(动)盟誓。
读音:chǔ
[chǔ]
(1)(形)〈书〉痛苦:苦~。
(2)(名)牡荆;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供药用。
(3)古国名。在今湖南;湖北一带;战国七雄之一:~国。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