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
【拼音】:diāo bǎn
【注音】:ㄉ一ㄠㄅㄢˇ
【结构】:雕(左右结构)版(左右结构)
【简体】:雕版
【繁体】:雕版
词语解释雕版diāobǎn。(1)为印刷而刻版。雕版[diāobǎn]⒈为印刷而刻版。英cutblocksforpainting;woodblockforprinting;
基础解释为印刷而刻版。
网络解释雕版即刻书,一作刻版。雕版创始于何时,明清以来,向有争论,多数学者认为始于唐代,也有人认为是始于隋代,行于唐世。史料关于唐代民间刻书卖书记载甚多,五代冯道令国子监雕印“九经”,是官府刻书之始。宋代雕版印书风行,有官府刻书、家塾刻书、书商刻书。元、明迄清,虽出现木活字、铜活字等多种活字印刷,雕版始终居于优势,并发展了彩色雕版套印技术(见印刷、中国古代印刷史、版画)。
汉语大词典刻板①。
英语engravingpass for presswood block for printing
国语辞典在木板上刻画文字或图像,用以印刷。参见「雕版印刷」条。雕版[diāobǎn]⒈在木板上刻画文字或图像,用以印刷。参见「雕版印刷」条。英语acarvedprintingblock德语Holzschnitt(S)
1.雕版图,也有趣味盎然的绢印画,制作手法独具匠心。
2.文章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展示雕版印刷技术对欧洲木刻宗教画版式和构图的影响。
3.由于雕版刷印术的便捷,当时流行木版年画,更便于购买张贴。
4.我国咸通九年的雕版书籍《金刚经》,历经多年,完好地保存下来了。
5.该寺文物众多,其中尤以“血经”、“陶塔”、“雕版”最为珍贵,并称“镇寺三宝”。
6.涌泉寺有“三宝”———陶塔、雕版、血经,价值连城。
7.涌泉寺有“三宝”,价值连城。
8.另外,一般墓志铭都是一块用黑页岩制造的雕版,这次发现带碑座石质的墓志铭在泉州还是首次。
9.对于欧洲产生巨大影响的并非毕升的活字印刷术,当然更不是雕版印刷术,而是美因茨人约翰内斯·谷登堡发明的西方活字印刷术。
10.独具中国特色的古籍制作技术和古籍装订形式,如传拓、雕版、活字,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形象展示了中国书籍形制的变迁。
读音:diāo
[diāo]
(1)(名)猛禽类鸟:老~。
(2)(动)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刻。
读音:bǎn
[bǎn]
(1)(名)上边有文字或图形等供印刷用的底子:铜~|排~。
(2)(名)指出版:~权|~税。
(3)(名)印刷品排印的次数:初~|再~。
(4)(名)报纸的一面:头~|国际~。
(5)(名)古代指户籍或地图;后泛指疆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