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曲
【拼音】:dān qǔ
【注音】:ㄉㄢㄑㄨˇ
【结构】:丹(独体结构)曲(独体结构)
【繁体】:丹麴
词语解释一种红曲。用于防腐。丹曲[dānqǔ]⒈一种红曲。用于防腐。
引证解释⒈一种红曲。用于防腐。引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曲糵》:“凡丹麯一种,法出近代。其义臭腐神奇,其法气精变化。世间鱼肉最朽腐物,而此物薄施涂抹,能固其质於炎暑之中,经歷旬日,蛆蝇不敢近,色味不离初。盖奇药也。”
网络解释丹曲丹曲又名红曲,丹就是红的意思,丹参的根也是红的,丹砂就是朱砂。丹曲是红曲霉所产生的曲,因其深红色,并生成红色素,所以自古以来即称之为红曲。1000年前,宋朝陶谷所撰写的《清异录》中,有“以红曲煮肉”的记载。此后,历代多种本草,如《日用本草》、《本草从新》、《本草衍义拾遗》、《本草备药》、《中药大词典》以及《天工开物》对红曲均有记载。明朝李时珍(1518-1593)著《本草纲目》,记录红曲主治“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杀山岚瘴气,治跌打损伤,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露不尽,擂酒饮之,良”。由此可见,我国利用红曲历史久远。
综合释义一种红曲。用于防腐。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曲糵》:“凡丹麯一种,法出近代。其义臭腐神奇,其法气精变化。世间鱼肉最朽腐物,而此物薄施涂抹,能固其质於炎暑之中,经歷旬日,蛆蝇不敢近,色味不离初。盖奇药也。”
汉语大词典一种红曲。用于防腐。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曲糵》:“凡丹曲一种,法出近代。其义臭腐神奇,其法气精变化。世间鱼肉最朽腐物,而此物薄施涂抹,能固其质于炎暑之中,经历旬日,蛆蝇不敢近,色味不离初。盖奇药也。”
其他释义1.一种红曲。用于防腐。
读音:dān
[dān]
1.红色:丹砂(朱砂)。丹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丹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丹青。
2.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丸散膏丹。
3.姓。
读音:qū,qǔ
[qǔ]
[ qū ]1.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2.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3. 弯曲的地方:河曲。
4. 偏僻的地方:乡曲。
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6. 姓。
[ qǔ ]1.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2. 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