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
【拼音】:cháng zhù
【注音】:ㄔㄤˊㄓㄨˋ
【词性】:动词。
【结构】:常(上下结构)住(左右结构)
【简体】:常住
【繁体】:常住
词语解释1.永存。2.解脱的境界。3.寺院或僧人的用具。常住[chángzhù]⒈佛教语。永存。⒉法无生灭变迁称作常住。⒊僧、道称寺舍、田地、什物等为常住物,简称常住。⒋道观中的主事者。
引证解释⒈佛教语。永存。引《法华经》卷一:“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苏跋陀罗窣堵波》:“勿谓如来毕竟寂灭,法身常住。”宋陈善《扪虱新话·孔子说与楞严经合》:“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復变坏。”⒉法无生灭变迁称作常住。引南朝梁沉约《谢齐竟陵王示华严璎珞启》:“法身与金刚齐固,常住与至理俱存。”《南齐书·顾欢传》:“此非所归,归在常住。”⒊僧、道称寺舍、田地、什物等为常住物,简称常住。引《云笈七籤》卷一二二:“道士用常住物如子孙用父母物耳,何罪之有?”唐冯翊《桂苑丛谈·太尉朱崖辩狱》:“太尉朱崖出镇浙右,有甘露知主事者诉交代得常住什物,被前主事隐用。”《水浒传》第六回:“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尚引着一个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了。”清钱谦益《扬州石塔寺复雷塘田记》:“近寺有雷塘田一千二百五十五亩,寺僧开垦作常住田。”⒋道观中的主事者。引《云笈七籤》卷一二二:“尊师令其家各备香油为之焚香……常住亦为办斋食供养。”
网络解释常住常住chángzhù经常居住:~之地;~人口。一直存在某地,经常出没或居住。
综合释义佛教语。永存。《法华经》卷一:“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苏跋陀罗窣堵波》:“勿谓如来毕竟寂灭,法身常住。”宋陈善《扪虱新话·孔子说与楞严经合》:“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復变坏。”法无生灭变迁称作常住。南朝梁沉约《谢齐竟陵王示华严璎珞启》:“法身与金刚齐固,常住与至理俱存。”《南齐书·顾欢传》:“此非所归,归在常住。”僧、道称寺舍、田地、什物等为常住物,简称常住。《云笈七籤》卷一二二:“道士用常住物如子孙用父母物耳,何罪之有?”唐冯翊《桂苑丛谈·太尉朱崖辩狱》:“太尉朱崖出镇浙右,有甘露知主事者诉交代得常住什物,被前主事隐用。”《水浒传》第六回:“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尚引着一个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了。”清钱谦益《扬州石塔寺复雷塘田记》:“近寺有雷塘田一千二百五十五亩,寺僧开垦作常住田。”道观中的主事者。《云笈七籤》卷一二二:“尊师令其家各备香油为之焚香……常住亦为办斋食供养。”
网友释义常住chángzhù经常居住:~之地;~人口。一直存在某地,经常出没或居住。
汉语大词典(1).佛教语。永存。《法华经》卷一:“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苏跋陀罗窣堵波》:“勿谓如来毕竟寂灭,法身常住。”宋陈善《扪虱新话·孔子说与楞严经合》:“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2).法无生灭变迁称作常住。南朝梁沈约《谢齐竟陵王示华严璎珞启》:“法身与金刚齐固,常住与至理俱存。”《南齐书·顾欢传》:“此非所归,归在常住。”(3).僧、道称寺舍、田地、什物等为常住物,简称常住。《云笈七签》卷一二二:“道士用常住物如子孙用父母物耳,何罪之有?”唐冯翊《桂苑丛谈·太尉朱崖辩狱》:“太尉朱崖出镇浙右,有甘露知主事者诉交代得常住什物,被前主事隐用。”《水浒传》第六回:“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尚引着一个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了。”清钱谦益《扬州石塔寺复雷塘田记》:“近寺有雷塘田一千二百五十五亩,寺僧开垦作常住田。”(4).道观中的主事者。《云笈七签》卷一二二:“尊师令其家各备香油为之焚香……常住亦为办斋食供养。”
国语辞典佛教用语:(1)永存。《大乘大义章.卷上》:「法性者,有佛、无佛常住不坏。」(2)解脱的境界。《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顾欢传》:「此非所归,归在常住。」(3)寺院或僧人的用具。唐.冯翊《桂苑丛谈.太尉朱崖辩狱》:「太尉朱崖出镇浙右,有甘露知主事者诉交代得常住什物,被前主事隐用却常住金若干两。」《水浒传.第六回》:「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尚引著一个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常住[chángzhù]⒈佛教用语:(1)永存。(2)解脱的境界。(3)寺院或僧人的用具。唐·冯翊。引《大乘大义章·卷上》:「法性者,有佛、无佛常住不坏。」《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顾欢传》:「此非所归,归在常住。」《桂苑丛谈·太尉朱崖辩狱》:「太尉朱崖出镇浙右,有甘露知主事者诉交代得常住什物,被前主事隐用却常住金若干两。」《水浒传·第六回》:「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尚引著一个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英语long-termresident,permanentresidence,eternalism(permanenceofsoul,Sanskritśāśvata-vāda)德语permanent(Adj)法语résidentdelonguedurée,résidencepermanente,éternalisme
辞典修订版佛教用语:(1)永存。《大乘大义章.卷上》:「法性者,有佛、无佛常住不坏。」(2)解脱的境界。《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顾欢传》:「此非所归,归在常住。」(3)寺院或僧人的用具。唐.冯翊《桂苑丛谈.太尉朱崖辩狱》:「太尉朱崖出镇浙右,有甘露知主事者诉交代得常住什物,被前主事隐用却常住金若干两。」《水浒传.第六回》:「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尚引着一个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
英语habitual abodepermanent resident populationde jure population
其他释义1.佛教语。永存。2.法无生灭变迁称作常住。3.僧﹑道称寺舍﹑田地﹑什物等为常住物,简称常住。4.道观中的主事者。
近义词 常驻
1.城镇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常住人口;乡村人口是除上述人口以外的全部人口。
2.大多数人都是这个世界的过客,而作家就算是死了,也还是这个世界的常住人口。
3.据新华社报道,武冈另外七个熔炉仍在运转,这块地域包括文平镇在内有七十万常住居民。
4.方法随机抽样以沈阳市区两个街道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有关哮喘的问卷调查,对疑诊患者行肺功能检查。
5.注:人均指标按年末常住人口计算。
6.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
7.吴大勇兄弟见小飞拜师之事已成,便提出想盖两件屋常住在山上,史明柱等人自是应允,还竭力劝他兄弟二人不必麻烦,住在天龙派空屋内便可。
8.农村居民常住城市交通事故城标赔偿。
9.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劳务工是指没有深圳市常住户口,被用人单位招用的员工。
10.自己本身就是妙法的宝塔,自己所在之处,无论是何处都是本有常住的常寂光土。
读音:cháng
[cháng]
(1)(形)一般;普通;平常:~识|~态。
(2)(形)不变的;经常:~数|冬夏~青。
(3)(副)时常;常常:~来|~往。
(4)姓。
读音:zhù
[zhù]
(1)(动)停留;停住;歇下:(动)停留;停住;歇下
(2)(动)居住;住宿:~处|~房|~户|~家|~所|~校|~院|~宅。
(3)(助)做动词的补语。
ɑ)表示牢固或稳当:拿~|把~|捉~。
b)表示停顿或静止:把他问~了。
c)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力量够得上(或够不上);胜任:拿~|把~|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