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君
【拼音】:zhì jūn
【注音】:ㄓˋㄐㄨㄣ
【结构】:致(左右结构)君(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谓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之主。致君[zhìjūn]⒈谓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之主。
引证解释⒈谓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之主。引《墨子·亲士》:“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宋岳珂《桯史·王荆公》:“荆公自以为遭遇不世出之主,展尽底藴,欲成致君之业。”
网络解释致君致君: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简称
综合释义谓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之主。《墨子·亲士》:“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宋岳珂《桯史·王荆公》:“荆公自以为遭遇不世出之主,展尽底藴,欲成致君之业。”
网友释义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前身为深圳市制药厂,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医药集团头孢产业链上的重要企业,也是深圳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核心工业企业。
汉语大词典谓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之主。《墨子·亲士》:“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宋岳珂《桯史·王荆公》:“荆公自以为遭遇不世出之主,展尽底蕴,欲成致君之业。”
其他释义1.谓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之主。
1.“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2.‘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3.教我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教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又说,读书是迈向成功的阶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度淳’。
4.臣诚不佞,有正国致君之术,无位而不得行;有犯颜敢谏之心,无路而不得达。
5.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6.倘若为臣者不依法于仁心的伦理规范辅佐君王,那么在政治上会导致君王短命,在伦理上会遭受助纣为虐的谴责。
7.上期致君,下期泽民,不似那庸夫坐食,但务逢迎!
8.欲尽致君事业,先求养气工夫。陆游
9.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
10.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264528/)
读音:zhì
[zhì]
(1)(动)给与;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辞|~电|~函|~候|~敬|~谢。
(2)(动)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力|专心~志。
(3)(动)招致:~病。
(4)(动)以致:~使人误解。
(5)(名)情趣:兴~|别~。
(6)(形)精密、精细:细~|精~。
读音:jūn
[jūn]
(1)(名)君主:国~。
(2)(名)〈书〉对人的尊称:张~|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