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号
【拼音】:yín hào
【注音】:一ㄣˊㄏㄠˋ
【结构】:银(左右结构)号(上下结构)
【简体】:银号
【繁体】:銀號
词语解释旧时规模较大的钱庄。银号[yínhào]⒈旧时规模较大的钱庄。
引证解释⒈旧时规模较大的钱庄。引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市卖》:“钱店银号兑换压岁金银小梅花海棠元宝。”梁启超《中国改革财政私案》九:“发此等票之银号钱店,其资本多少,官不知也。”老舍《茶馆》第二幕:“您看秦二爷,他又办工厂,又忙着开银号!”
综合释义旧时规模较大的钱庄。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市卖》:“钱店银号兑换压岁金银小梅花海棠元宝。”梁启超《中国改革财政私案》九:“发此等票之银号钱店,其资本多少,官不知也。”老舍《茶馆》第二幕:“您看秦二爷,他又办工厂,又忙着开银号!”银号[经营钱业的商号。#####《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有一个无赖子,捡了一张银票,到银号里取银子去了。」@@@@@年财政部令各地银号一律改称为「钱庄」,银公司一律改称为「银号」。]经营钱业的商号。《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有一个无赖子,捡了一张银票,到银号里取银子去了。」@@@@@年财政部令各地银号一律改称为「钱庄」,银公司一律改称为「银号」。
汉语大词典旧时规模较大的钱庄。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市卖》:“钱店银号兑换压岁金银小梅花海棠元宝。”梁启超《中国改革财政私案》九:“发此等票之银号钱店,其资本多少,官不知也。”老舍《茶馆》第二幕:“您看秦二爷,他又办工厂,又忙着开银号!”
国语辞典经营钱业的商号。银号[yínhào]⒈经营钱业的商号。引《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有一个无赖子,捡了一张银票,到银号里取银子去了。」近钱庄⒉民国三十七年财政部令各地银号一律改称为「钱庄」,银公司一律改称为「银号」。
辞典修订版经营钱业的商号。《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有一个无赖子,捡了一张银票,到银号里取银子去了。」1948年财政部令各地银号一律改称为「钱庄」,银公司一律改称为「银号」。
其他释义1.旧时规模较大的钱庄。
1.似乎是他们的调查揭发了该银号的存在。
2.永亨银行原名永亨银号,由已故董事长冯尧敬先生于一九三七年在广州市创立,最初经营金银找换业务。
3.这些银号的大多数钱都贷给了高风险投资。
4.晏阳初在定县搞棉农合作社,以帮助他们摆脱当地银号高利贷和中间商的盘剥,棉农很高兴,可当地银号因此纷纷倒闭,他们于是围攻平教会,要将它逐出定县。
5.这好像就是导致该银号垮台的原因。
6.碧天银号是这城中最大的一个银铺,财雄势大,他没说两句话,就将主人的身份抬了出来,料想秦舞非得赶过去巴结不可。
7.丰裕行、和生行、大丰银号、恒记公司等任总监督、总经理等职。
8.奉省闹钱荒,银号纷纷倒闭,多少人旦夕之间便一无所有,一生积蓄付诸东流。
9.裕行、和生行、大丰银号、恒记公司等任总监督、总经理等职。
10.有福元银号的掌柜崔福元,有潘家大柜的掌柜潘道仁,有海园米面铺的掌柜苟海园等几个狐朋狗友凑上来跟着放屁添风。
读音:yín
[yín]
(1)(名)一种白色金属。通称银子或白银。
(2)(名)跟货币有关的:~钱|~行|~根|~票。
(3)(名)像银子的颜色:~白|~耳|~狐。
读音:hào,háo
[hào]
[ hào ]1. 名称:国号。年号。字号。
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3. 记号,标志:信号。暗号。
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号。号码。
5. 扬言,宣称:号称。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6. 指某种人员:病号。伤号。
7. 标上记号:号房子。把这件东西号上。
8. 号令,命令:发号施号令。号召。
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号。号兵。
10.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号人。
[ háo ]1.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号。号叫。
2. 大声哭:哀号。号丧。号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