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不报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不报

不报

【拼音】:bù bào

【注音】:ㄅㄨˋㄅㄠˋ

【结构】:不(独体结构)报(左右结构)

【繁体】:不報

解释

词语解释不报复。不批覆;不答复。不报[bùbào]⒈不报复。不批覆;不答复。

引证解释⒈不报复。引《礼记·中庸》:“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国语·越语下》:“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反。”⒉不批复;不答复。引《东观汉记·丁鸿传》:“鸿当袭封,上书让国於盛。书不报。”唐王维《不遇咏》:“北闕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周亮工《尺牍新钞》卷一引明高攀龙《与叶适同书》:“朋友相与,须尽力砭其失,方有进处。弟施矣,足下不可不报。”

网络解释不报(汉语)不报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不报复或不批复,不答复。

综合释义不报复。《礼记·中庸》:“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国语·越语下》:“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反。”不批复;不答复。《东观汉记·丁鸿传》:“鸿当袭封,上书让国於盛。书不报。”唐王维《不遇咏》:“北闕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周亮工《尺牍新钞》卷一引明高攀龙《与叶适同书》:“朋友相与,须尽力砭其失,方有进处。弟施矣,足下不可不报。”不报[bùbào]不报复。《礼记·中庸》:“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国语·越语下》:“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反。”不批复;不答复。《东观汉记·丁鸿传》:“鸿当袭封,上书让国於盛。书不报。”唐王维《不遇咏》:“北闕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周亮工《尺牍新钞》卷一引明高攀龙《与叶适同书》:“朋友相与,须尽力砭其失,方有进处。弟施矣,足下不可不报。”

汉语大词典(1).不报复。《礼记·中庸》:“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国语·越语下》:“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反。”(2).不批复;不答复。《东观汉记·丁鸿传》:“鸿当袭封,上书让国于盛。书不报。”唐王维《不遇咏》:“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周亮工《尺牍新钞》卷一引明高攀龙《与叶适同书》:“朋友相与,须尽力砭其失,方有进处。弟施矣,足下不可不报。”

英语revengeless

其他释义1.不报复。2.不批复;不答复。

不报造句更多 >>

1.日前,来自省妇联的一份资料显示,由于当事人碍面子隐瞒不报等因素,哈市高知家庭暴力存在愈演愈烈的趋势。

2.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时机一到,一切都报。恶人大都命短,好人一生平安。

3.看起来人家不止想要玉佩,攀上我们这将军府才是真,也罢,摆宴,免得事后被小人宣扬我们将军府知恩不报

4.有的地方担心查办案件会损害形象、影响发展,有时存在压案不办、瞒案不报的情况。

5.这种让被害人逮住嫌犯来办案、即便眼面前打成一团但“不报案不办案”的处理姿态,实在令人看不懂。

6.对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甚至干扰办案的,要依法追究领导干部的责任。

7.有的地方担心查办案件会损害形象、影响发展,存在压案不办、瞒案不报的情况。

8.在纪律审查工作中发现涉嫌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绝不得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绝不能随意性执纪、选择性查处、越权违规办案。

9.赵克志指出要加大案件查办的力度,对有案不查、压案不报的要追究责任,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

10.只喜欢听员工汇报公司的正面消息,而不愿意听公司的负面情况。这是一种微妙的心理,一方面老板不愿意也不相信自己的企业会运作不佳,另一方面又害怕真的出事。最终的结果是人人报喜不报忧,中干会上歌舞升平,企业根基渐渐糜烂。

字义分解

读音:bù

[bù]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bào

[bào]

(1)(动)告诉:~名|~账。

(2)(动)回答:~友人书|~之以热烈的掌声。

(3)(动)报答;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恩。

(4)(动)报复:~仇|~怨。

(5)(动)报应:现世~。

(6)(名)报纸:日~|机关~|登~|看~。

(7)(名)指某些刊物:画~|学~。

(8)(名)指用文字报道消息或发表意见的某些东西:喜~|海~|黑板~。

(9)(名)指电报:发~机|送~员。

不报相关成语

不报相关词语

关于不报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不报的单词更多 >>

包含不报的歇后语

上一个:表报

下一个:测报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