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
【拼音】:wú dào
【注音】:ㄨˊㄉㄠˋ
【结构】:吾(上下结构)道(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我的学说或主张。吾道[wúdào]⒈我的学说或主张。
引证解释⒈我的学说或主张。引《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唐杜甫《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顥目送之曰:‘吾道南矣。’”章炳麟《致陶柳二子书》:“闻孙逸仙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网络解释吾道吾道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我的学说或主张。
综合释义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唐杜甫《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顥目送之曰:‘吾道南矣。’”章炳麟《致陶柳二子书》:“闻孙逸仙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汉语大词典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唐杜甫《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章炳麟《致陶柳二子书》:“闻孙逸仙亦倡是说,窃幸吾道不孤。”
其他释义1.我的学说或主张。
1.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2.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来吾道夫先路也!
3.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4.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5.庞统惊曰:"吾道号凤雏,此处名落凤坡,不利于吾。"。
6.‘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长期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就形成了中国文学反对越礼纵欲,主张‘乐而不淫,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要‘发乎情,止乎礼义’。
7.然而这些希望不断破灭,满腔悲愤的孔子在“乘桴浮海”、“居九夷”的感叹中,怀着“吾道穷矣”、“哲人其萎”的愤懑,赍志以终。
8.铁牛支支吾吾道,这一番盗取镰刀惊魂未定,此刻他对于这天魔老祖交待的任务自然心有余悸。
9.对方一脸窘迫,言语支吾道,“在下虽然心中万般急切,想要回家探望一番,可是……”。
10.如此对手,聊以慰藉,吾道不孤矣。
读音:wú,yù
[wú]
[ wú ]1. 我,我的:吾身。吾国。吾辈。
2. 姓。
[ yù ]1. 古同“御”,抵御。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