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役制
【拼音】:bīng yì zhì
【注音】:ㄅ一ㄥ一ˋㄓˋ
【词性】:名词。
【结构】:兵(上下结构)役(左右结构)制(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兵役制bīngyìzhì。(1)见“兵役法”。兵役制[bīngyìzhì]⒈见“兵役法”英systemofmilitaryservice;
基础解释国家根据宪法规定公民履行军事义务的法律制度。
引证解释⒈公民依法服兵役的制度。
英语system of military servicevoluntarismcompulsory military servicecompulsory service system
其他释义1.公民依法服兵役的制度。
1.新军兵役制度的制定标志着近代兵役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新军官制则奠定了中国近代军官制度的基础。
2.全民兵役制度对于以色列这样的小国家来说或许可行,因为他们可能需要举全国之兵以图存救亡。
3.近年来,意大利,西班牙,波兰首先废除了兵役制度。
4.军队可以废除强制服兵役制度而采取自愿入伍的形式。
5.南苏丹是引入兵役制度上一个少见的例子。
6.兵役制度作为军事制度体系的核心之一,其创制与执行成功与否直接体现在战斗力上。
7.广义的兵役制度一般来说分为士兵服役制度和军官人事制度,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入手,剖析明朝灭亡与军事制度缺陷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为了对科学建军提高参考。
8.建立全国各地军区,动员全民族参战,以便逐步从雇佣兵役制转变为义务兵役制。
9.本月,德国暂停了义务兵役制以及对口的民事及社区服务。
10.兵役制度不完善,军需补给与人员补充能力薄弱。
读音:bīng
[bīng]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
读音:yì
[yì]
(1)(名)需要出劳力的事:劳~|徭~。
(2)(名)兵役:服~|现~|退~|预备~。
(3)(动)驱使:奴~。
(4)(名)旧时指供使唤的人:仆~|衙~。
(5)(名)战争;战役。
读音:zhì
[zhì]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