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钓
【拼音】:áo diào
【注音】:ㄠˊㄉ一ㄠˋ
【结构】:鳌(上下结构)钓(左右结构)
【繁体】:鼇釣
词语解释神话传说谓天帝使十五只巨鳌轮番顶戴五座仙山,而伯龙之国巨人则一钓而连六鳌。见《列子.汤问》。后因以'鳌钓'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鳌钓[áodiào]⒈神话传说谓天帝使十五只巨鳌轮番顶戴五座仙山,而伯龙之国巨人则一钓而连六鳌。见《列子·汤问》。后因以“鳌钓”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基础解释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引证解释⒈神话传说谓天帝使十五只巨鳌轮番顶戴五座仙山,而伯龙之国巨人则一钓而连六鳌。见《列子·汤问》。后因以“鼇钓”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引唐元稹《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诗:“鼇钓气方壮,鶻拳心颇尊。”明李贽《又书使通州诗后》:“公独鼇钓通海,视等乡邻,不一引手投足,又何其忍耶!”
网络解释鳌钓鳌钓,典故名,典出《列子古注今译》卷五《汤问篇》。中国神话传说谓天帝使十五只巨鳌轮番顶戴五座仙山,而伯龙之国巨人则一钓而连六鳌。后因以“鳌钓”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综合释义神话传说谓天帝使十五只巨鳌轮番顶戴五座仙山,而伯龙之国巨人则一钓而连六鳌。见《列子·汤问》。后因以“鼇钓”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唐元稹《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诗:“鼇钓气方壮,鶻拳心颇尊。”明李贽《又书使通州诗后》:“公独鼇钓通海,视等乡邻,不一引手投足,又何其忍耶!”
网友释义鳌钓,典故名,典出《列子古注今译》卷五《汤问篇》。汉族神话传说谓天帝使十五只巨鳌轮番顶戴五座仙山,而伯龙之国巨人则一钓而连六鳌。后因以“鳌钓”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汉语大词典神话传说谓天帝使十五只巨鳌轮番顶戴五座仙山,而伯龙之国巨人则一钓而连六鳌。见《列子·汤问》。后因以“鳌钓”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唐元稹《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诗:“鳌钓气方壮,鹘拳心颇尊。”明李贽《又书使通州诗后》:“公独鳌钓通海,视等乡邻,不一引手投足,又何其忍耶!”
其他释义1.神话传说谓天帝使十五只巨鳌轮番顶戴五座仙山,而伯龙之国巨人则一钓而连六鳌。见《列子.汤问》。后因以'鳌钓'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读音:áo
[áo]
(名)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读音:diào
[diào]
(1)(动)用钓竿捉鱼或其他水中动物。
(2)(动)比喻用手段取得(名利):沽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