奡兀
【拼音】:ào wū
【结构】:奡(上下结构)兀(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孤傲不羁。形容文词格调不同流俗。
引证解释孤傲不羁。清黄宗羲《<空林禅师诗>序》:“﹝空林﹞通折时风,唯与二三寂子奡兀空山。”清王士禛《古懽录·邵潜》:“邵潜字潜夫,南通州人,移家如皋,性奡兀寡合。”形容文词格调不同流俗。清黄宗羲《<陆鉁俟诗>序》:“文虎之诗,奡兀耸荡,时见斧凿。”清姚莹《论诗绝句》之三十:“奡兀天成古所无,涪翁奇气得来孤。”
网络解释奡兀【词语】:奡兀
综合释义孤傲不羁。清黄宗羲《<空林禅师诗>序》:“﹝空林﹞通折时风,唯与二三寂子奡兀空山。”清王士禛《古懽录·邵潜》:“邵潜字潜夫,南通州人,移家如皋,性奡兀寡合。”形容文词格调不同流俗。清黄宗羲《<陆鉁俟诗>序》:“文虎之诗,奡兀耸荡,时见斧凿。”清姚莹《论诗绝句》之三十:“奡兀天成古所无,涪翁奇气得来孤。”奡兀[àowù]
网友释义【词语】:奡兀【拼音】:àowù出自《序》
汉语大词典(1).孤傲不羁。清黄宗羲《〈空林禅师诗〉序》:“﹝空林﹞通折时风,唯与二三寂子奡兀空山。”清王士禛《古欢录·邵潜》:“邵潜字潜夫,南通州人,移家如皋,性奡兀寡合。”(2).形容文词格调不同流俗。清黄宗羲《〈陆珍俟诗〉序》:“文虎之诗,奡兀耸荡,时见斧凿。”清姚莹《论诗绝句》之三十:“奡兀天成古所无,涪翁奇气得来孤。”
读音:wù
[wū]
[ wù ]1.高而上平;高高突起。
2.形容山秃。泛指秃:~鹫。
[ wū ]〔兀秃〕也作兀突。水不凉也不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