觐省
【拼音】:jìn shěng
【注音】:ㄐ一ㄣˋㄕㄥˇ
【结构】:觐(左右结构)省(上下结构)
【繁体】:覲省
词语解释谓探望双亲。觐省[jìnshěng]⒈谓探望双亲。
引证解释⒈谓探望双亲。引唐贾岛《送李馀及第归蜀》诗:“知音伸久屈,覲省去光辉。”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中书门下奏:‘朝臣时有乞假覲省者,欲量赐茶药。’”
网络解释觐省觐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ìnshěng,是指探望双亲。
综合释义谓探望双亲。唐贾岛《送李馀及第归蜀》诗:“知音伸久屈,覲省去光辉。”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中书门下奏:‘朝臣时有乞假覲省者,欲量赐茶药。’”
汉语大词典谓探望双亲。唐贾岛《送李馀及第归蜀》诗:“知音伸久屈,觐省去光辉。”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中书门下奏:‘朝臣时有乞假觐省者,欲量赐茶药。’”
其他释义1.谓探望双亲。
读音:jìn
[jìn]
(动)朝见君主或朝秤圣地:~见。
读音:shěng,xǐng
[shěng]
[ shěng ]1.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
2. 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3. 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5. 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 xǐng ]1. 检查: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
2. 知觉,觉悟:省悟。发人深省。
3. 看望父母、尊亲:省亲。省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