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节
【拼音】:shěng jié
【注音】:ㄕㄥˇㄐ一ㄝˊ
【结构】:省(上下结构)节(上下结构)
【繁体】:省節
词语解释犹节省。省节[shěngjié]⒈犹节省。
引证解释⒈犹节省。引宋范仲淹《奏为陕西西路入中粮草及支移二税》:“既粮草钱帛皆是定额,自然各务省节。”明张居正《陈六事疏》:“然臣窃以为矫枉者必过其正,当民穷财尽之时,若不痛加省节,恐不能救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五章:“东晋支愍度合三种《首楞严经》译本为八卷,又三种《维摩经》为五卷。分章断句,以各本相对处,差次附列,意使读者‘读彼案此’,省节翻閲三本之劳。”
网络解释省节省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ěngjié,是犹节省。
综合释义犹节省。宋范仲淹《奏为陕西西路入中粮草及支移二税》:“既粮草钱帛皆是定额,自然各务省节。”明张居正《陈六事疏》:“然臣窃以为矫枉者必过其正,当民穷财尽之时,若不痛加省节,恐不能救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五章:“东晋支愍度合三种《首楞严经》译本为八卷,又三种《维摩经》为五卷。分章断句,以各本相对处,差次附列,意使读者‘读彼案此’,省节翻閲三本之劳。”
网友释义省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ěngjié,是犹节省。
汉语大词典犹节省。宋范仲淹《奏为陕西西路入中粮草及支移二税》:“既粮草钱帛皆是定额,自然各务省节。”明张居正《陈六事疏》:“然臣窃以为矫枉者必过其正,当民穷财尽之时,若不痛加省节,恐不能救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五章:“东晋支悯度合三种《首楞严经》译本为八卷,又三种《维摩经》为五卷。分章断句,以各本相对处,差次附列,意使读者‘读彼案此’,省节翻阅三本之劳。”
其他释义1.犹节省。
1.俭省节约大家搞,众人拾柴火焰高。卫生筷子不要用,节约木材堆成岛。人人都省一点稻,多少饥荒得温饱。勤俭持家美德传,留有青山永不倒。
2.地球资源本有限,节省节约是关键,随手拧紧水龙头,一点一滴都是宝,无人房屋莫开灯,一度电源也节省,亚洲熄灯日,熄灯一小时,捍卫地球资源,共建美好家园!
3.勤俭点滴做起,节约积少成多。杜绝奢侈浪费,继承传统美德。弘扬勤俭精神,提倡俭省节约。世界勤俭日,世界勤俭日,愿你节约资源,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4.江阴兴澄特钢日前成为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十佳示范企业。
5.经黑龙江省节能协会第三届理事会讨论决定,我司被省节能协会正式接纳为团体会员。
6.立本电器系列产品荣获广东省节能标志产品.
7.立本电器系列产品荣获广东省节能标志产品.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8.俭省节约大家搞,众人拾柴火焰高。卫生筷子不要用,节约木材堆成岛。人人都省一点稻,多少饥荒得温饱。勤俭持家美德传,留有青山永不倒。[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247189/]
读音:shěng,xǐng
[shěng]
[ shěng ]1.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
2. 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3. 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5. 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 xǐng ]1. 检查: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
2. 知觉,觉悟:省悟。发人深省。
3. 看望父母、尊亲:省亲。省视。
读音:jié,jiē
[jié]
[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 jiē ]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