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抗疏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抗疏

抗疏

【拼音】:kàng shū

【注音】:ㄎㄤˋㄕㄨ

【结构】:抗(左右结构)疏(左右结构)

【简体】:抗疏

【繁体】:抗疏

解释

词语解释谓向皇帝上书直言。

基础解释亦作/'抗?/'。谓向皇帝上书直言。

引证解释⒈谓向皇帝上书直言。引《汉书·扬雄传下》:“独可抗疏,时道是非。”唐权德舆《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诗:“乞身已见抗疏频,优礼新闻詔书许。”清李渔《玉搔头·极谏》:“严亲忧国太焦劳,抗疏甘将斧鉞膏。”

网络解释抗疏抗疏是一个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谓向皇帝上书直言。《汉书·扬雄传下》:“独可抗疏,时道是非。”唐权德舆《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诗:“乞身已见抗疏频,优礼新闻詔书许。”清李渔《玉搔头·极谏》:“严亲忧国太焦劳,抗疏甘将斧鉞膏。”抗疏[kàngshū]上奏章直言其事。《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独可抗疏,时道是非。」唐.杜甫〈秋兴〉诗八首之三:「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网友释义抗疏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kàngshū释义:谓向皇帝上书直言。

汉语大词典谓向皇帝上书直言。《汉书·扬雄传下》:“独可抗疏,时道是非。”唐权德舆《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诗:“乞身已见抗疏频,优礼新闻诏书许。”清李渔《玉搔头·极谏》:“严亲忧国太焦劳,抗疏甘将斧钺膏。”

国语辞典上奏章直言其事。

辞典修订版上奏章直言其事。《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独可抗疏,时道是非。」唐.杜甫〈秋兴〉诗八首之三:「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其他释义1.亦作'抗?'。2.谓向皇帝上书直言。

抗疏造句更多 >>

1.深致哀悼,还写了《毛给谏遗像赞》,颂赞他“抗疏清节,直节劲气,奋弗顾身,独立不惧”。

字义分解

读音:kàng

[kàng]

(1)(动)抵抗;抵挡:顽~|抵~|~日战争。

(2)(动)拒绝;抗拒:~命|~租。

(3)(动)对等:~衡|分庭~礼。

读音:shū

[shū]

(1)(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

(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

(4)(动)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虚:志大才~。

(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

(7)姓。

(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

(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

抗疏相关成语

抗疏相关词语

关于抗疏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抗颜为师

下一个:抗战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