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鼓朝钟
【拼音】:mù gǔ cháo zhōng
【注音】:ㄇㄨˋㄍㄨˇㄔㄠˊㄓㄨㄥ
【词性】:成语。
【简体】:暮鼓朝钟
【繁体】:暮鼓朝鐘
词语解释见“暮鼓晨钟”。暮鼓朝钟[mùgǔcháozhōng]⒈见“暮鼓晨钟”。
基础解释见“[[暮鼓晨钟]]”。
引证解释⒈见“暮鼓晨鐘”。⒈见“暮鼓晨鐘”。成语解释暮鼓朝钟
综合释义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同“暮鼓晨钟”。暮鼓朝钟[mùgǔcháozhōng]宋.苏轼〈书双竹湛师房〉诗二首之二:「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缸。」
汉语大词典见“暮鼓晨钟”。《汉语大词典》:暮鼓晨钟(暮鼓晨钟) 拼音:mùgǔchénzhōng亦作“暮鼓朝钟”。(1).佛寺中晚击鼓、早撞钟,以报时间,并劝人精进修持。宋苏轼《书双竹湛师房》:“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明周履靖《锦笺记·协计》:“清净是菩提,爱染难离,蒸沙为饭饭终非,暮鼓晨钟勤忏悔,怎免阿鼻?”(2).形容时光的推移。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你只依着我便了,我委实的挨不彻暮鼓晨钟。”元萨都剌《酹江月·任御史有约不至》词:“几度暮鼓晨钟,南来北去,游人心未倦。”元汪元亨《朝天子·归隐》曲:“暮鼓晨钟,秋鸿春燕,随光阴闲过遣。”(3).比喻使人警醒的语言。清颜邦城《三刻〈黄门家训〉小引》:“是深之可为格致诚正之功者,此训也;浅之可为动静语默之范者,此训也;谁不奉为暮鼓晨钟也哉?”清陈天华《狮子吼》第一回回目:“数种祸惊心惨目,述阴谋暮鼓晨钟。”
成语词典版01.宋.苏轼〈书双竹湛师房〉诗二首之二:「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缸。」
其他释义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同“暮鼓晨钟”。
近义词 暮鼓晨钟
1.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苏轼
读音:mù
[mù]
(1)(名)傍晚:~色|朝三~四。
(2)(形)(时间)将尽;晚:~春|~年。
读音:gǔ
[gǔ]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
读音:zhāo,cháo
[cháo]
[ zhāo ]1.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朝。明朝。
[ cháo ]1.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 姓。
读音:zhōng
[zhōng]
(1)(名)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鼎|~鼓|~楼。
(2)(名)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摆|~表|~点|~声。
(3)(名)指钟点、时间:六点~。
(4)(动)(情感)等集中:~爱|~情。
(5)姓。
(6)(名)同“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