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官伯
【拼音】:wáng guān bó
【注音】:ㄨㄤˊㄍㄨㄢㄅㄛˊ
【结构】:王(独体结构)官(上下结构)伯(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天子委派的主盟老臣。王官伯[wángguānbó]⒈天子委派的主盟老臣。
引证解释⒈天子委派的主盟老臣。引《左传·昭公十一年》:“今单子为王官伯,而命事於会。”《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年》:“﹝九月﹞戊申,以扬州刺史始兴王叔陵为王官伯,临盟百官。”胡三省注:“王官伯者,古者天子盟诸侯,使天子之老涖之,如春秋践土之盟,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是之谓王官伯。”
网络解释王官伯王官伯,拼音是wángguānbó,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天子委派的主盟老臣。
综合释义天子委派的主盟老臣。《左传·昭公十一年》:“今单子为王官伯,而命事於会。”《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年》:“﹝九月﹞戊申,以扬州刺史始兴王叔陵为王官伯,临盟百官。”胡三省注:“王官伯者,古者天子盟诸侯,使天子之老涖之,如春秋践土之盟,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是之谓王官伯。”
汉语大词典天子委派的主盟老臣。《左传·昭公十一年》:“今单子为王官伯,而命事于会。”《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年》:“﹝九月﹞戊申,以扬州刺史始兴王叔陵为王官伯,临盟百官。”胡三省注:“王官伯者,古者天子盟诸侯,使天子之老涖之,如春秋践土之盟,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是之谓王官伯。”
其他释义1.天子委派的主盟老臣。
读音:wáng,wàng
[wáng]
[ wá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5. 姓。
[ wàng ]1.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王天下。王此大邦。
读音:guān
[guān]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
读音:bǎi,bó
[bó]
[ bó ]1.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2. 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
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伯”。
6. 姓。
[ bǎi ]1.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 bà ]1.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