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狗悬羊
【拼音】:mài gǒu xuán yáng
【注音】:ㄇㄞˋㄍㄡˇㄒㄨㄢˊ一ㄤˊ
【词性】:成语。
【简体】:卖狗悬羊
【繁体】:賣狗懸羊
词语解释表里不一,欺骗蒙混。意指名不副实。卖狗悬羊[màigǒuxuányáng]⒈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谓名不副实。
引证解释⒈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谓名不副实。引明康海《点绛唇·归田述喜》套曲:“既不曾恶紫夺朱,又甚的卖狗悬羊。”《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我在你家使够,有黄金千两,怎禁卖狗悬羊。”
国语辞典表里不一,欺骗蒙混。参见「悬羊头卖狗肉」条。卖狗悬羊[màigǒuxuányáng]⒈表里不一,欺骗蒙混。参见「悬羊头卖狗肉」条。引《金瓶梅·第二〇回》:「我在你家使勾,有黄金千两,怎禁卖狗悬羊?」成语解释卖狗悬羊
辞典修订版表里不一,欺骗蒙混。参见「悬羊头卖狗肉」条。《金瓶梅.第二零回》:「我在你家使勾,有黄金千两,怎禁卖狗悬羊?」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表里不一,欺骗蒙混。见悬羊头卖狗肉条。金瓶梅˙第二十回:我在你家使勾,有黄金千两,怎禁卖狗悬羊?
出处明·苏子文《桂枝香》:“卖狗悬羊,驴粪毯儿外面光,瞒不慌。”
其他释义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指名不副实。
1.戴逸主编的《中国通史》,无纲无目,无章无节,实际上是插图本中国历史故事,却堂而皇之标榜为《中国通史》,无非卖狗悬羊。
读音:mài
[mài]
(1)(动)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把余粮~给国家。
(2)(动)为了自己出卖祖国或亲友:~国|~国求荣。
(3)(动)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劲儿|~力气。
(4)(动)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功|~弄。
(5)(量)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炒腰花。
读音:gǒu
[gǒu]
(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一种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读音:xuán
[xuán]
(1)(动)挂:倒~。
(2)(动)公开揭示:~赏。
(3)(动)抬;不着地:~腕。
(4)(动)无着落;没结果:~案。
(5)(动)挂念:~念。
(6)(动)凭空设想:~拟|~想。
(7)(动)距离远;差别大:~隔|~殊。
(8)(形)〈方〉危险:好~。
读音:yáng,xiáng
[yáng]
[ yáng ]1.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
2. 姓。
[ xiáng ]1. 古同“祥”,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