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砂走石
【拼音】:fēi shā zǒu shí
【注音】:ㄈㄟㄕㄚㄗㄡˇㄕˊ
【词性】:成语。
【简体】:飞砂走石
【繁体】:飛砂走石
词语解释形容风力迅猛。飞砂走石[fēishāzǒushí]⒈见“飞沙走石”。
引证解释⒈见“飞沙走石”。
综合释义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狂风大作,~,如同骤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0回
国语辞典形容风力迅猛。《警世通言.卷四○.旌阳宫铁树镇妖》:「却要呼风唤雨,飞砂走石,来捉真君。」也作「飞沙走石」。飞砂走石[fēishāzǒushí]⒈形容风力迅猛。也作「飞沙走石」。引《警世通言·卷四〇·旌阳宫铁树镇妖》:「却要呼风唤雨,飞砂走石,来捉真君。」成语解释飞砂走石
辞典修订版形容风力迅猛。《警世通言.卷四零.旌阳宫铁树镇妖》:「却要呼风唤雨,飞砂走石,来捉真君。」也作「飞沙走石」。
辞典简编版形容风力迅猛。 【造句】狂风侵袭本地,顿时飞砂走石,场面十分骇人。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形容风力迅猛。警世通言˙卷四十˙旌阳宫铁树镇妖:却要呼风唤雨,飞砂走石,来捉真君。亦作飞沙走石。
出处唐·韩鄂《岁华纪丽·风》:“飞砂走石,风则从箕,月离于毕。”
法语il souffle un vent violent à décorner les bœufs、louragan fait rage
其他释义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
1.一时间,飞砂走石,罡气略空,一道道剑痕印刻在四周,使得乱石草木崩毁,一片凌乱。
2.至此场中气象又是一变,两人以刚猛对刚猛,掌力纵横来去,如狂风撼林,山崩地塌,地面飞砂走石,时现深坑,烟尘弥漫,当真斗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3.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城外霎时飞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哮其中,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军覆没……
4.就在这样昏暗无光的飞砂走石当中,吸魂刀客一直堤防四周,先天之境后期的神念一次次的探察着……
5.这室外的状况,说是飞砂走石有点过,但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却是真的,地下还在传出闷雷似的吼叫,让人心胆俱裂。
6.但是,深入不足数丈,突然发生奇异现象,当我分开荒草,穿过横直的一排高松时,突然狂风呼呼,飞砂走石,声势十分骇人。
7.——飞砂走石、尸解天下,这正是五刹酷绝天下的绝技!余老人的刀却象这狂砂巨石中努力不倒的一面旗。
8.与龙卷风一样,当龙卷风挟裹着飞砂走石拔地而起时,你便看到了它。
9.稍后便知他阅历太浅,当天下午风云突变,天上打个闷雷地上飞砂走石,一溜四辆东风大卡车开进赵家村。
10.当年这里是一片漫漫黄沙,大风一起,飞砂走石,迷人眼目,乃至昏天黑地,不辨东西。
读音:fēi
[fēi]
(1)鸟飞。
(2)(形)物体在空中飘荡或行驶:雪花纷~。
(3)(形)快;像飞一样:~驶。
(4)(动)挥发:酒~味了。
(5)(形)意外的:流言~语。
读音:zǒu
[zǒu]
(1)(动)跑
(2)(动)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3)(动)移动:挪动:挪动
(4)(动)离开;去:车刚~|把土抬~。
(5)(动)(亲友之间)来往:~娘家|~亲戚。
(6)(动)通过;由:~这个门出去。
(7)(动)漏出;泄露:~风|~漏|~气。
(8)(动)改变或失去原样:~味|~样|~色|~眼。
读音:shí,dàn
[shí]
[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 dàn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