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黎耶识
【拼音】:ā lí
【繁体】:阿黎耶識
词语解释佛教名词。梵文音译。旧译“阿梨耶识”、“阿剌耶识”、“无垢识”、“藏识”等阿黎耶识[ālíyēshí]⒈见“阿赖耶识”。
引证解释⒈见“阿赖耶识”。
网络解释阿黎耶识阿黎耶识(阿赖耶为梵语alaya之音译),又作阿赖耶识,阿罗耶识、阿剌耶识等。旧译作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
汉语大词典见“阿赖耶识”。《汉语大词典》:阿赖耶识(阿赖耶识) 拼音:ālàiyēshí亦作“阿黎耶识”。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藏识”。为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在心识的第八识,是世界和众生“自我”的本源,它含藏着一切事物的种子,也是轮回的主体和解脱的依据。清龚自珍《南岳大师〈大乘止观〉科判》:“止观境界分三科:一、真实性,即真如;一、依他性,即第八阿黎耶识;一、分别性,即第六、第七识。”章炳麟《建立宗教论》:“第二自性,由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与眼、耳、鼻、舌、身等五识虚妄分别而成。”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末那识意为自我本体的显现,站在自我本体后面的那种自我本体,叫做第八识,即阿赖耶识。”
其他释义1.见'阿赖耶识'。
读音:ā,ē,a
[ā]
[ ā ]1.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 ē ]1.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2. 凹曲处:山阿。
[ a ]1. 同“啊”。
读音:lí
[lí]
(1)(形)〈书〉众:~民。
(2)(Lí)姓。
读音:yé,yē
[]
[ yé ]1. 文言疑问词,相当于“呢”或“吗”:“独不怜公子姊耶?”。是耶非耶?。
2. 古同“爷”,父亲。
[ yē ]1. 〔耶稣〕基督教的创始人。
读音:shí,zhì
[]
[ shí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 zhì ]1. 记住:博闻强识。
2. 标志,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