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重金
【拼音】:bù xī zhòng jīn
词语解释为了达到目的不吝惜花费许多的钱财。
基础解释不顾、不在乎大量的金钱。
综合释义不顾、不在乎大量的金钱。不惜:不顾、不在乎。
1.这年头,钱钱总是贬值,留着没啥价值,烦恼确实不值,年终奖莫算总值,看重你的潜质,随时可能升值,不惜重金一毛,收买你这支的情谊股,你说值不?
2.李厚霖为表爱意,更不惜重金,将重达三克拉的罕有粉钻戴在妻子李湘手上,一度惹人眼馋。
3.商队钉锤兵不惜重金购置沉重钉锤和优质盔甲,从而成为军中精英部队。
4.有人医治老人,千金散尽;有人赡养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为先”;有人恪守“一闯孝义生死关”。有人选择善待老人,有人选择拒绝赡老。美与丑,善与恶,全在一念之间,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系于一瞬。
5.提起蜜月旅行目的地,大多数新婚夫妇都会不惜重金打造他们的完美假期。
6.光顾月子中心的华裔和亚裔之所以不惜重金,要来“受这份洋罪”,是因为他们各自存有不同的希冀和企图。
7.明万历年间,常熟书商何君立仰慕唐伯虎的诗文和为人,不惜重金,征求片纸只字,为他搜集整理诗赋词章。
8.当时的巴国不惜重金聘请各国能工巧匠,举全国之力,耗时三十余年才将这巴王地宫修造完毕。
9.导演高希希多次称,细节决定成败,为此不惜重金聘请专家设计了八件著名战将的兵器。
10.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制片人绞尽脑汁做宣传,甚至不惜重金收买各路影评人。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xī
[xī]
(动)爱惜;吝惜;舍不得:~苍怜贫|~墨如金。
读音:zhòng,chóng
[zhòng]
[ zhòng ]1.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重负。重荷。重量(liàng )。重力。举重。负重。
2. 程度深:重色。重病。重望。重创。
3. 价格高:重价收买。
4. 数量多:重金聘请。眉毛重。重兵。
5. 主要,要紧:重镇。重点。重任。重托(国家重大的托付)。重柄。
6.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重视。尊重。器重。隆重。
7. 言行不轻率:慎重。自重。
[ chóng ]1. 再:重复。重申。重版。重沓(重复繁冗)。重阳。重逢。
2. 〔重庆〕地名,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
3. 层:重叠。重霄。重洋。重唱。重峦叠嶂。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