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剑
【拼音】:tí jiàn
【注音】:ㄊ一ˊㄐ一ㄢˋ
【结构】:提(左右结构)剑(左右结构)
【繁体】:提劍
词语解释1.《史记.高祖本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后以'提剑'谓起兵或从军。
基础解释《史记.高祖本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后以/'提剑/'谓起兵或从军。
引证解释⒈后以“提剑”谓起兵或从军。引《史记·高祖本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唐杜牧《感怀诗》:“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明何景明《挽谢晚耕》诗:“日南提剑志,海上却金名。”
网络解释提剑提剑,典故名,典出《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汉高祖刘邦说自己“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后以“提剑”谓起兵或从军。
汉语大词典《史记·高祖本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后以“提剑”谓起兵或从军。唐杜牧《感怀诗》:“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明何景明《挽谢晚耕》诗:“日南提剑志,海上却金名。”
1.故为今之计,当宜提剑挥戈,举兵故都,扶危救难,秉行大义,存继公室,则三晋之人,莫不额手称庆,感恩不尽也。
2.不知何时,更不知何处,一个年轻男子身穿一袭一尘不染的皓白锦衣,提剑撑伞,漫步走在雨中。
3.提剑灰衣男子瞳孔陡然一缩,心胆俱寒,整个人骤然朝上一跃,想避过毒针。
4.成诚在水潭旁边见到雷闯放出龙凤双环要烧山,再也顾不得双方实力差距,一提剑光,便踏着五彩剑丝直升到山顶,运剑成圈将火龙、水凤逼回。
5.第二天上午,估摸时间差不多,提剑出城展开轻功,直往凉水河而来。
6.无匣也无鞘,暗室夜常明。三尺木马牛,可折天下兵。欲知天将雨,铮铮发龙鸣。提剑走人间,百鬼夜遁行。飞过广陵江,八百蛟龙惊。世人不知何所求,那袭青衫放声笑:天不生我李淳罡,剑道万古如长夜!烽火戏诸侯。
7.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8.两人缠斗了足足三分钟,这才倏忽之间分开,各自提剑凌空而立。
9.身怀绝技,武功盖世,提剑横扫江湖。
10.提剑大破四方,血饮归寂,甲胄残破,战马嘶啸。
读音:tí,dī
[tí]
[ tí ]1. 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提壶。提灯。提篮。提包。提盒。提纲挈领。
2. 引领(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胆。提升。提挈。提携。
3. 说起,举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议。提名。提案。提要。
4. 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提审。提犯人。
5. 率领,调遣:提兵。
6. 取出:提取。提货。
7. 汉字笔形之一,即挑。
8. 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提。酒提。
9. 古代鼓名:“师帅执提”。
10. 姓。
[ dī ]1. 〔提防〕小心防备。
读音:jiàn
[jiàn]
(名)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长条形;一端尖;两边有刃;可以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