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朔
【拼音】:nán shuò
【注音】:ㄋㄢˊㄕㄨㄛˋ
【结构】:南(上下结构)朔(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南北;方向。南朔[nánshuò]⒈南北;方向。
引证解释⒈南北;方向。引章炳麟《文例杂论》:“审南朔者视北极,方庆(王方庆)之奏言,礼者之北极也。”
网络解释南朔南北;方向。章炳麟《文例杂论》:“审南朔者视北极,方庆(王方庆)之奏言,礼者之北极也。”
汉语大词典南北;方向。章炳麟《文例杂论》:“审南朔者视北极,方庆(王方庆)之奏言,礼者之北极也。”
其他释义1.南北;方向。
1.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读音:nán
[nán]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 姓。
读音:shuò
[shuò]
(1)(名)农历每月初一。
(2)(名)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