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辱知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辱知

辱知

【拼音】:rǔ zhī

【注音】:ㄖㄨˇㄓ

【结构】:辱(上下结构)知(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谦辞。谓受人赏识或提拔。辱知[rǔzhī]⒈谦辞。谓受人赏识或提拔。

引证解释⒈谦辞。谓受人赏识或提拔。引唐李汉《<昌黎先生集>序》:“门人陇西李汉,辱知最厚且亲。”

网络解释辱知辱知(rǔzhī)

综合释义谦辞。谓受人赏识或提拔。唐李汉《<昌黎先生集>序》:“门人陇西李汉,辱知最厚且亲。”

网友释义辱知(rǔzhī)谦辞。谓受人赏识或提拔。唐李汉《<昌黎先生集>序》:“门人陇西李汉,辱知最厚且亲。”

汉语大词典谦辞。谓受人赏识或提拔。唐李汉《〈昌黎先生集〉序》:“门人陇西李汉,辱知最厚且亲。”

其他释义1.谦辞。谓受人赏识或提拔。

辱知造句更多 >>

1.知足常乐,能忍恒安;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2.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3.“知足常足,终生不辱;知止常止,终生不耻。

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6.“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7.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8.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9.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10.人天合一,虚心实腹,无为而治,不言之教……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字义分解

读音:rǔ

[rǔ]

(1)(名)耻辱:羞~|屈~。

(2)(动)使受耻辱;侮辱:~骂|丧权~国。

(3)(动)玷辱:~没|~命。

(4)〈书〉谦辞;表示承蒙:~临|~承指教。

读音:zhī,zhì

[zhī]

[ zhī ]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 zhì ]

1. 古同“智”,智慧。

辱知相关成语

辱知相关词语

上一个:辱么

下一个:辱在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