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娑
【拼音】:mó suō
【注音】:ㄇㄛˊㄙㄨㄛ
【结构】:摩(半包围结构)娑(上下结构)
【简体】:摩娑
【繁体】:摩娑
词语解释见“摩挲”。摩娑[mósuō]⒈见“摩挲”。
基础解释1.用手抚摩。2.摸索。
引证解释⒈见“摩挲”。
网络解释摩娑摩娑是深圳市海声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化妆品品牌,
汉语大词典见“摩挲”。《汉语大词典》:摩挲 拼音:māsā亦作“摩莎”。亦作“摩娑”。(1).揉搓。《礼记·郊特牲》“汁献涚于盏酒”汉郑玄注:“摩莎泲之,出其香汁。”冰心《南归》:“涵和华摩挲着忧愁的倦眼,和我交替。”(2).抚摸。《释名·释姿容》:“摩娑,犹末杀也,手上下之言也。”《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后人复于长安东霸城见之,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唐韩愈《石鼓歌》:“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清昭梿《啸亭续录·吴六奇》:“其署中有峻石高数丈,查爱之,摩挲抚惜,因醉题‘绉石’。”(3).琢磨。元汤式《一枝花·劝妓女从良》套曲:“试点检莺花簿,细摩挲烟月文。”清周亮工《书影》卷五:“兴至则解衣盘礴,一妻二女,皆能点染设色,相与摩挲指示,共相娱悦。”(4).模糊。宋陆游《睡起遣怀》诗:“摩挲困睫喜汤熟,小瓶自拆山茶香。”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你莫不是眼摩挲,错认了你这亲眷,你却是姓甚么。”《金瓶梅词话》第八回:“此时宿酒未醒,醉眼摩娑,前合后仰。”傅敷《感秋》诗之三:“欲写沉忧付壮歌,江山眼底认摩娑。”(5).消磨。明王九思《曲江春》第四折:“从今后,青山止许巢由采,黄金休把相如买,摩挲了壮怀。”明陈继儒《读书镜》卷一:“大抵著书,上者羽翼世道……又次者资辅聪明,又次者摩娑岁月。”(6).摸索。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孤嫁女》:“时值上弦,幸月色昏黄,门户可辨。摩娑数进,始抵后楼。”太平天国洪仁玕《诛妖檄文》:“譬如黑暗之中未睹天目,暗中摩挲,不辨方位,何能不误入迷途以待天晓乎?”
国语辞典用手抚摩。摩娑[mósuō]⒈用手抚摩。引北朝·无名氏〈瑯琊王歌〉:「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一日三摩娑,剧于十五女。」《红楼梦·第二四回》:「宝玉便把脸凑在脖项,闻那香油气,不住用手摩娑,其白腻不在袭人之下。」⒉摸索。引《聊斋志异·卷一·狐嫁女》:「时值上弦,月色昏黄,门户可辨,摩娑数进,始抵后楼。」英语variantof摩挲[mo2suo1]
辞典修订版用手抚摩。北朝.无名氏〈琅琊王歌〉:「新买五尺刀,悬着中梁柱,一日三摩娑,剧于十五女。」《红楼梦.第二四回》:「宝玉便把脸凑在脖项,闻那香油气,不住用手摩娑,其白腻不在袭人之下。」摸索。《聊斋志异.卷一.狐嫁女》:「时值上弦,月色昏黄,门户可辨,摩娑数进,始抵后楼。」
辞典简编版用手抚摩。 【造句】那位孕妇一手摩娑着她隆起的腹部,脸上洋溢着母性的光辉。
其他释义1.见'摩挲'。
1.醉来真个玉山颓,饧眼摩娑几弄丑。
读音:mó,mā
[mó]
[ mó ]1. 擦,蹭,接触:摩擦。摩天。摩崖(山崖上刻的文字、佛像等)。摩肩接踵。摩顶放踵。
2. 摸,抚:摩弄。摩挲(suō)
3. 研究,切磋:观摩。揣摩(a.研究,仔细琢磨;b.估量,推测)。
4. 古同“磨”,磨擦。
[ mā ]1. 〔摩挲(mā sā/mó suō)〕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一下地移动。
读音:suō
[suō]
(名)〔婆娑〕年老的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