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麈
【拼音】:sēng zhǔ
【注音】:ㄙㄥㄓㄨˇ
【结构】:僧(左右结构)麈(半包围结构)
【简体】:僧麈
【繁体】:僧麈
词语解释僧人用的麈尾。僧麈[sēngzhǔ]⒈僧人用的麈尾。
引证解释⒈僧人用的麈尾。参见“麈尾”。引宋苏辙《次韵答王巩》:“聊復放襟怀,清谈对僧麈。”庞树柏《十月初八日游天平同稼秋公茇镜若梦柳》诗:“小阁额兼山,清谭捉僧麈。”
网络解释僧麈僧麈,是汉语词汇,sēngzhǔ,解释为僧人用的麈尾。
综合释义僧人用的麈尾。宋苏辙《次韵答王巩》:“聊復放襟怀,清谈对僧麈。”庞树柏《十月初八日游天平同稼秋公茇镜若梦柳》诗:“小阁额兼山,清谭捉僧麈。”参见“麈尾”。僧麈[sēngzhǔ]麈尾也。宋、苏辙〈次韵答王巩〉诗:「清谈对僧麈。」
网友释义僧麈,是汉语词汇,sēngzhǔ,解释为僧人用的麈尾。
汉语大词典僧人用的麈尾。宋苏辙《次韵答王巩》:“聊复放襟怀,清谈对僧麈。”庞树柏《十月初八日游天平同稼秋公茇镜若梦柳》诗:“小阁额兼山,清谭捉僧麈。”参见“麈尾”。
其他解释麈尾也。宋、苏辙〈次韵答王巩〉诗:「清谈对僧麈。」
其他释义1.僧人用的麈尾。
读音:sēng
[sēng]
(名)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和尚:~人|~衣。
读音:zhǔ
[zhǔ]
(名)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尾巴可以当做拂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