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驾之马
【拼音】:fàn jià zhī mǎ
【繁体】:泛駕之馬
【拼音】:fàn jià zhī mǎ
词语解释⒈ 泛驾:不服人驾驭。不服从驾驭的马。比喻很有才能而不循旧规的人。也形容敢于创新的人。⒈泛驾:不服人驾驭。不服从驾驭的马。比喻很有才能而不循旧规的人。也形容敢于创新的人。成语解释泛驾之马
基础解释不受驾驭的马。
综合释义不受驾驭的马。比喻有才能而不受礼节法制约束的人物。《汉书.卷六.武帝纪》:「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辞典修订版不受驾驭的马。比喻有才能而不受礼节法制约束的人物。《汉书.卷六.武帝纪》:「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出处《汉书·武帝纪》:“夫泛驾之马,跅驰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其他释义泛驾:不服人驾驭。不服从驾驭的马。比喻很有才能而不循旧规的人。也形容敢于创新的人。
1.泛驾之马可就驰驱,跃冶之金终归型范。
2.故其诗有平淡简易者,有绵丽精确者,有严重威武若三军之帅者,有奋迅驰骤若泛驾之马者,有淡泊闲静若山谷隐士者,有风流蕴藉若贵介公子者。[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泛驾之马造句]
3.故其诗有平淡简易者,有绵丽精确者,有严重威武若三军之帅者,有奋迅驰骤若泛驾之马者,有淡泊闲静若山谷隐士者,有风流蕴藉若贵介公子者。[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45347/造句网]
4.明·袁宏道《与陈正甫提学》:“而千里之足,多出于泛驾之马。”
读音:fàn
[fàn]
(1)(动)漂浮:~舟湖上。
(2)(动)透出;往上冒:脸上~红。
(3)(形)广泛;一般:空~。
(4)(动)泛滥:黄~区。
读音:jià
[jià]
(1)(动)使牲口拉(车或农具):两匹马~车|~着牲口耕地。
(2)(动)驾驶:~车|~飞机。
(3)(名)指车辆;借用为对人的敬辞:大~|劳~|挡~。
(4)(名)特指帝王的车;借指帝王:晏~|保~。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mǎ
[mǎ]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