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
【拼音】:qián wén
【注音】:ㄑ一ㄢˊㄨㄣˊ
【结构】:钱(左右结构)文(独体结构)
【简体】:钱文
【繁体】:錢文
词语解释1.指钱币。2.钱面上的文字。钱文[qiánwén]⒈指钱币。⒉钱面上的文字。
基础解释指钱币。钱面上的文字。
引证解释⒈指钱币。引《汉书·食货志下》:“法钱不立……纵而弗呵虖,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国初奠定区宇,所剗除诸逆寇,皆尝窃大号,铸钱文。”⒉钱面上的文字。引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国家开宝中所铸钱,文曰‘宋通元宝’;至宝元中,则曰‘皇宋通宝’。近世钱文皆著年号,惟此二钱不然者,以年号有‘宝’字,文不可重故也。”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日本纪年,有谓专以宽永为号,故钱文如此。”
网络解释钱文钱文: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油画家
综合释义指钱币。《汉书·食货志下》:“法钱不立……纵而弗呵虖,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国初奠定区宇,所剗除诸逆寇,皆尝窃大号,铸钱文。”钱面上的文字。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国家开宝中所铸钱,文曰‘宋通元宝’;至宝元中,则曰‘皇宋通宝’。近世钱文皆著年号,惟此二钱不然者,以年号有‘宝’字,文不可重故也。”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日本纪年,有谓专以宽永为号,故钱文如此。”钱文[qiánwén]钱面上有文字,故称钱币为「钱文」。《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法钱不立,……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后多用为计算金钱的单位,如「钱若干文」。
汉语大词典(1).指钱币。《汉书·食货志下》:“法钱不立……纵而弗呵虖,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国初奠定区宇,所刬除诸逆寇,皆尝窃大号,铸钱文。”(2).钱面上的文字。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国家开宝中所铸钱,文曰‘宋通元宝’;至宝元中,则曰‘皇宋通宝’。近世钱文皆著年号,惟此二钱不然者,以年号有‘宝’字,文不可重故也。”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日本纪年,有谓专以宽永为号,故钱文如此。”
国语辞典钱面上有文字,故称钱币为「钱文」。《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法钱不立,……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后多用为计算金钱的单位,如「钱若干文」。钱文[qiánwén]⒈钱面上有文字,故称钱币为「钱文」。后多用为计算金钱的单位,如「钱若干文」。引《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法钱不立,……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
1.而面对钱文德的巴结,李浩宇竟然是居之不疑,坦然的接受了钱文德抛出来的橄榄枝。
2.他不觉得机不可失,他们商量趁这劲头把钱文贵叫出来。会议时间延长些也不要紧,像这样的会,老百姓是不会疲倦的。
3.好在钱文杰的裤管空旷,他才把眼镜塞在袜筒里蒙混过关。
4.钱文忠向季羡林跪拜,干卿底事红网。
5.钱文忠向季羡林跪拜,干卿底事。
6.张裕民开始也动摇,觉得钱文贵是抗属,不该斗。
7.结果,钱文忠不知怎么着,自觉“与孔子一脉相传”,找到了千古独步的感觉,要和他的老师季羡林齐肩,出版起《钱文忠语录》来。
8.但看到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行动不便,加上一些种养殖大户日常忙于农事,无暇到“农家书屋”阅读、借书,钱文信便萌生了送书上门的念头。
9.富人最高级的爱是花时间陪你,穷人最高级的爱是舍得为你花钱。文艺青年最高级的爱是回归平淡,普通人最高级的爱是偶尔浪漫。爱情没什么标准,为你去做那些看似做不到的事情,才弥足珍贵!生日快乐!我愿意为你做所有可以做的事和做不到的事!
10.主张保护斗蟋蟀纯娱乐性的人担心,这种休闲活动正受到金钱文化的威胁。
读音:qián
[qián]
(1)(名)铜钱:一个~|~串儿。
(2)(名)货币:银~|一块~。
(3)(名)款子;费用:一笔~|饭~|车~|买书的~。
(4)(名)钱财:有~有势|敛~|搂~|捞~。
(5)(名)(~儿)形状像铜钱的东西:榆~儿|纸~儿。
(6)(名)(Qián)姓。
(7)(量)重量单位。十厘等于一钱;十钱等于一两。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