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
【拼音】:ā hán
【繁体】:阿含
【拼音】:ā hán
网友释义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各类阿含经的统称。为梵文的音译,也作阿晗、阿含暮、阿笈摩等。《长阿含经·序》意译为“法归”,谓阿含经乃“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翻译名义集》卷四译作“无比法”,言此典为法之最上者。《一切经音义》卷二十四译作“教”或“传”,意指“教说”或“依师弟传承的教说”。佛教经典大都沿袭此意解释。
读音:ā,ē,a
[ā]
[ ā ]1.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 ē ]1.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2. 凹曲处:山阿。
[ a ]1. 同“啊”。
读音:hán
[hán]
1. 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含一口水。含漱剂。含英咀(
)华(喻反复琢磨体味文章的妙处)。含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的乐趣)。2. 藏在里面,包容在里面:包含。含义。含量。含苞。含蕴。含混。含垢纳污(指包容坏人坏事)。
3. 怀有某种感情或意思,不完全表露出来:含怒。含羞。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