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士
【拼音】:biàn shì,汉语词语
【结构】:辨(左中右结构)士(独体结构)
【拼音】:biàn shì,汉语词语
词语解释1.能言善辩之士﹐游说之士。辨﹐通'辩'。辨士[biànshì]⒈能言善辩之士,游说之士。辨,通“辩”。
引证解释⒈能言善辩之士,游说之士。辨,通“辩”。引《尸子·处道》:“天下非无聋者也,辨士之贵聪耳者众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诸辨士为方略者,妄作妖言,諂諛王,王喜,多赐金钱。”清龚自珍《<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第六问》:“何以删《法师品》?答:辨士之虚锋,墨士之旁瀋。”
网络解释辨士辨士,读音biànshì,词语,能言善辩之士,游说之士。
网友释义辨士,读音是biànshì,汉语词语,意思是能言善辩之士,游说之士。
汉语大词典能言善辩之士,游说之士。辨,通“辩”。《尸子·处道》:“天下非无聋者也,辨士之贵聪耳者众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诸辨士为方略者,妄作妖言,谄谀王,王喜,多赐金钱。”清龚自珍《〈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第六问》:“何以删《法师品》?答:辨士之虚锋,墨士之旁沈。”
1.游士奇材诸辨士为方略者,妄作妖言,谄谀王。
2.哈哈,难怪东方兄荐终大夫担此重任,果不负辨士之才,说话也讨人欢心。
3.陛下以岁时汉所馀,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辨士风谕以礼节。
4.夫陆贾天下之辨士,吾前日遣之,智穷辞屈,抱头鼠窜,颠狈而归。
5.合法取得的一辨士,胜于非法取得的一千辨士.
6.战国时的辨士张仪,思维敏捷,有三寸不烂之舌。(https://www。chazidian。com/zj-29069/查字典辨士造句)
读音:biàn
[biàn]
(动)区别;分析:分~|~别|明~。
读音:shì
[shì,汉语词语]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