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存
【拼音】:yí cún
【注音】:一ˊㄘㄨㄣˊ
【词性】:名词、动词。
【结构】:遗(半包围结构)存(半包围结构)
【繁体】:遺存
词语解释遗存yícún。(1)遗留下来。(2)也指古代遗留下来的东西。遗存[yícún]⒈遗留下来。例这些石刻遗存至今已有千年。英leaveover;⒉也指古代遗留下来的东西。英historicalremains;
基础解释遗留下来这些石刻遗存至今已有千年∶也指古代遗留下来的东西
引证解释⒈遗留;留存。引《文选·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顾旧要於遗存,得十一於千百。”李善注:“遗,餘也。言顾久要於遗存之中,得十一於千百之内。”《说唐》第十回:“贤人,你丈夫既然亡过,遗存寡妇孤儿。”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这种弃尸的风俗在作《易》当时好像还有些遗存。”⒉指保存下来的前代遗迹或遗物。引《晋书·律历志上》:“然徒捃採遗存,以成一时之制。”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最近,在湖南澧县等地又发现了属于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存。”《当代》1984年第3期:“本市东南方,有一处银波浩淼的巨大的古代湖泊遗存,那是一座盐湖。”
网络解释遗存遗存包括遗迹、遗物。
综合释义遗留;留存。《文选·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顾旧要於遗存,得十一於千百。”李善注:“遗,餘也。言顾久要於遗存之中,得十一於千百之内。”《说唐》第十回:“贤人,你丈夫既然亡过,遗存寡妇孤儿。”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这种弃尸的风俗在作《易》当时好像还有些遗存。”指保存下来的前代遗迹或遗物。《晋书·律历志上》:“然徒捃採遗存,以成一时之制。”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最近,在湖南澧县等地又发现了属于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存。”《当代》1984年第3期:“本市东南方,有一处银波浩淼的巨大的古代湖泊遗存,那是一座盐湖。”遗存[yícún]指保存下来的前代遗迹或遗物。
网友释义遗存包括遗迹、遗物。(1)遗迹:人工建造的各种工程和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如:聚落(村落、城市)、建筑、墓葬、道路、人类留下的脚印(2)遗物:人类制作和使用的各类物品。如:工具、武器、日用器具、装饰品
汉语大词典(1).遗留;留存。《文选·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李善注:“遗,馀也。言顾久要于遗存之中,得十一于千百之内。”《说唐》第十回:“贤人,你丈夫既然亡过,遗存寡妇孤儿。”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这种弃尸的风俗在作《易》当时好像还有些遗存。”(2).指保存下来的前代遗迹或遗物。《晋书·律历志上》:“然徒捃采遗存,以成一时之制。”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最近,在湖南澧县等地又发现了属于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存。”《当代》1984年第3期:“本市东南方,有一处银波浩淼的巨大的古代湖泊遗存,那是一座盐湖。”
其他释义1.遗留;留存。2.指保存下来的前代遗迹或遗物。
近义词 遗留
1.阮仪三说,在对待历史文化方面,我们做得比较差;每次去欧洲考察历史文化遗存,他都感觉比人家矮半截。
2.天安门景区建筑伟丽,历史内涵及文物遗存极为丰富,是游人颇感兴趣之地。
3.宗教性质的窖藏相对于那些为了保存物体的窖藏而言,我们不但在不列颠,也在日耳曼部族的发源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发现了这样的遗存。
4.他的家属近年来不断整理其遗存作品,并将其大量艺术佳构捐赠给广东省博物馆等机构收藏,让公众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这些包涵生命意志的艺术精品。
5.大雁塔属于“国保单位“,慈恩寺也是隋唐以来的文物遗存。
6.其实,在距“反字岩”不远处,还有一神秘的地方——遗存的“彝王屋基”,当地百姓相传,屋基里有彝王当年埋藏的财宝。
7.海龟、海豹、海狗、红珊瑚都是海洋中的珍稀物种,另外像文昌鱼、矛尾鱼、海豆芽等也都是遗存下来的古老物种。
8.雷玉华说,南北朝是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但相对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北朝丰富的佛教遗存而言,南朝佛教遗存十分少见。
9.巴蜀图语就是巴蜀文字雏形,岣嵝碑文可能就是巴蜀文字的遗存。
10.仙被逐去界外,这无仙的禁闭之地,各族遗存只求天道的一线机缘,白日飞升,证道长生。
读音:yí,wèi
[yí]
[ yí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
3.遗漏:~忘。补~。
4.留下:~迹。~憾。不~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容。~嘱。~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尿。~精。
[ wèi ]赠与;送给:~之千金。
读音:cún
[cún]
(1)(动)活着:生~。
(2)(动)储积:~粮。
(3)(动)保留:~疑。
(4)(动)寄放:~车。
(5)(动)心里怀有:对他~着希望。